金代新珍《泰和元宝光背双书体折三》铜钱珍赏

标签:
金代罕见新品泰和元宝折三珍赏 |
分类: 辽金西夏元 |
约在去年,随着大东北不断有坑掘进,终于,泰和元宝钱现世了。愚有幸猎获其品,同时,也见今年五月博友“泉海密探”展赏了其藏“泰和元宝光背折三”银、铜钱各一枚。而同期,网展几无,其它泉友也罕见有展。这表明,泰和元宝钱实有,迟出,罕少。
故而,今日特将愚帐中所藏一品“泰和元宝光背折三”铜钱择出,上博赏析,以飨泉好。
首先,辩锈识浆。一目了然,本品质色可证,其乃东北罐装窖藏出品。薄锈浓浆,绿锈成皮,坚实生硬,紧缚钱体。包浆趋黑,纯真踏实,整体锈浆深浅相间,分布自然,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亦可感其青铜质地,熟老铜色。毋容置疑,其锈相开门,兴安岭莽莽苍苍。
其次,观铸察相。不难看出,本品铸制精整,铸相一流。其方圆廓正,坦平地章,字廓深竣清晰,钱文布局协调规矩,穿轮修整干净。其直径30.5毫米,重约9.61克,厚薄适中,当属折三形制无疑。毫无疑问,此等美制铸相,与通宝、重宝钱之美制相当,当为章宗官炉所铸,可以肯定。从其优相并结合其罕少遗存情况来看,泰和元宝钱极有可能属于试铸钱,其遗存品也极可能是试铸样钱,故才会相对于通宝、重宝而呈罕少遗存矣。
第三,品书读意。察“泰和元宝”四字,其书体主书楷书,然“元”字却为隶书“左挑元”写法,此楷隶书体兼而有之,甚显独特,在通宝和元宝钱中并不见有此双书出现。从书意上看,四字书写皆中规中矩,笔划横直竖立,大小适中,布局协调,彰显端庄隽美,一样继承了金代钱美书美制的衣钵。故而,从书体书意来看,尽管其楷隶兼有(此不奇怪,古泉上这一显现并不鲜见),然其书正点,正是官炉钱钱文之应有本色,当然也与泰和通宝、重宝钱一脉相承,并无可疑之处,是为书相开门矣。
综上所述,本品诸般特征皆彰显其开门,而泰和元宝钱亦是真实可信,其补齐了泰和钱的宝文品种,实乃无比幸事。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即使是到了今天,古泉之发现仍然在继续,其未知之品,还远未为我们所尽悉。那种自以为早已览尽古泉之林林种种,凡见新出创见,即言这不可能那不真实者,可休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