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稀罕品《宝泉局嘉庆通宝银质样钱》展赏

(2013-12-27 07:07:19)
标签:

收藏

宝泉局

嘉庆通宝

银质样钱

稀罕

分类: 明清
 清铸银钱每况下  遗存更稀枚枚珍
清稀罕品《宝泉局嘉庆通宝银质样钱》展赏
清稀罕品《宝泉局嘉庆通宝银质样钱》展赏
     庆通宝,清仁宗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铸币。钱文楷书直读。背左宝右记局。少数钱背星月纹以及记地或吉祥汉字,如:桂、福、寿、康、宁,等等。

嘉庆钱,除雕母、母钱和少数样钱及个别局铸钱比较珍贵以外,其余皆不稀奇,遗存至今普品也不少。其中不同材质,有时也是导致其收藏价值上升的重要因素。

我们知道,明清以来,官炉铸银钱已经大幅下降,到了清代,流用钱制式的银钱更少,其有则多以样钱或者宫钱形式出现,以银钱为赏赐钱之习和宋辽金时期相比,已经逐步淡化。故,在今天的收藏实践中,要收藏到一枚清代官铸银钱,已经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加之,历来银钱入谱者很少,在普通大众玩家这个范畴,能收藏到,或者见到皆非举手之劳。故,很多泉好银钱的收藏及其价值认识,几近麻木,有的甚至不以为然。殊不知,历代银钱皆是薄铸稀遗之品,无论其铜伴儿珍普与否。

藉此,今日特将愚帐中所藏一品清嘉庆通宝银钱遣上博来,与诸泉好共同赏之。此枚银钱,其制式类折二大样,其铜伴儿在谱中可查到,谓之“样钱”,相对而言,属于少见之品。

展目本品,可见银质包浆纯真,凝重而老道,分布自然,天成之相昭然。其铸体规整,方正圆矩,坦平地章,穿轮干净。其直径29.5毫米,重10.62克(谱载铜伴儿直径29毫米,重7.48克),相对较为厚重。铸相可见,其字廓深竣,尤其是钱文笔划纤细,间隔有距,几具乃母之相。复观钱文,可见其乃嘉庆钱之典型风格,书法规矩,书意端庄无邪。

因此,从铸体铸相以及文字书意等特征上识别之,其确实具备样钱之范儿,实乃宝泉局官炉之优品,毋容置疑矣。


清稀罕品《宝泉局嘉庆通宝银质样钱》展赏

清稀罕品《宝泉局嘉庆通宝银质样钱》展赏

清稀罕品《宝泉局嘉庆通宝银质样钱》展赏

清稀罕品《宝泉局嘉庆通宝银质样钱》展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