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珍罕《清泰元宝光背小平》及其再辩

标签:
清泰铸币名家误断五代十国 |
分类: 先秦五代十国 |

随着近年东北宝库芝麻开门,伴随着一批批辽金钱币的出土,清泰元宝钱夹杂在这些辽金钱币中,也相继时有新的发现。这使泉家们,尤其是北方泉家,开始对清泰钱重新审视。其究竟是元代寺观钱,还是另有铸者所铸?经过一些泉友藏家结合实物和寻找史籍进行分析论证,此钱的来历已然逐渐清晰了起来。
在这些泉家藏友的论述中,愚见以为,可见新浪博友“古币收藏家”的所发表的博文《清泰元宝古泉之迷>与古泉名家,马定祥先生,古泉著作家、华光普先生切磋》参见(2010年11月21日“古币收藏家的博客”)讲理较为充分,结论颇有道理。该文的主要论述手法,是用了较详尽的排列和剔除法,指出,清泰钱不是元铸的一些理由。由此,结合“清泰”是“五代十国之后唐末帝李从珂的年号”这一事实,认为,清泰元宝钱可能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李从珂的年号钱。尽管该文未就清泰元宝钱本身的钱文铸相等进行分析,然,这一推断和论述方法,仍然是颇有见地的,愚表示赞同。
藉此,愚在这里就省去涉及上述年号内容的笔墨。而着重从此钱本身的特征来做进一步的辨析阐述。以证清泰元宝钱确非元代寺观钱。
首先,明察此钱。可见包浆锈色地道纯真,乃东北罐装窖藏出品之典型。其锈冉冉,其浆老道。青铜质地,铜色老旧,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无半点可疑之处。开门锈浆,彰显本真。
其次,观其铸体,可见此钱铸制规整,方正圆矩,地章坦平,穿轮干净,字廓深竣,线条清晰。钱体密布瘢痂凹坑,沧桑耄耋,自然而然。显而易见,此钱之官铸铸制特征明显,更有初铸试样钱之范儿。清晰图照可鉴,已然无需赘述了。
再者,在上述两个方面辨识非伪不虚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来辩论涉及此钱铸者铸期的关键之点。这个关键点,是什么?一句话,那就是钱文书意。
钱文风格清晰的向我们展现了,“清泰元宝”四字之书意凸显拙率古朴,以其写法辩之,其实乃隶书之体无疑,写法虽较拙率,然笔法自然而无丝毫矫揉做作之态。而此书体与书意,遍观元代官铸和寺观铸钱,皆无同类或是相似。而我们知道,元代铸钱基本上是以楷书为主,罕见隶书者,即使是寺观钱也是如此。反过来再对照五代十国时期的许多铸币,此书此意,则更为吻合这个时代的铸钱特征,其例子随手可掂。因此,从书意上看,我们不仅很难找到元代铸钱的影子,而反倒是更多五代十国铸币特征。
基于上述分析,结合前述从元代的年号乃至寺观铸钱皆不可能铸清泰钱的推断,我们便不难看出,清泰元宝钱,非为元铸,而恰好是具备五代十国时期铸币普遍性特征的后唐之清泰年号钱。这里,人们会问,那怎么泉界大家皆认为,清泰元宝钱是元寺观钱呢?其实,这个道理也简单。一是,当时之泉家,未见不知更多清泰元宝钱及其出处,故很难通过多品实物,包括不同品相来进行深入判断;二是,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乃为凭想当然,以“清泰”二字之内涵宗教词意,加之其书拙率,或者其上手之品钱体较为烂相,而简单从事,轻率断其元铸。一句话,时之大家,并未撰文深入研析此钱,更未引经据典,详细分析,故而结论有误。这才导致了将一枚正铸年号钱归入偏门之冤案。
这里,愚对马定祥先生之尊敬不改。但是,其在考证钱币的过程中,一些时候学术性、认真性和谨慎性皆有不够。从而导致误断臆定的例子不少。比如,因承安宝货银铤出土,其即改过去之真识,立断承安宝货铜钱为伪,其间并未见其深入论述其原因,致使其消极影响至今难除,便为典型。同理,其对此清泰元宝钱的批曰,也显得太过随意武断,而后者也续其浅见,造成了续谱延错,误导后进之结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