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新发现版式《洪武通宝背五福》粗大字版赏析

(2013-05-15 07:22:14)
标签:

洪武

福局

版式

粗字

辨识

分类: 明清
 大字粗划遒劲风  福局洪武又一版
明新发现版式《洪武通宝背五福》粗大字版赏析
明新发现版式《洪武通宝背五福》粗大字版赏析
     武通宝背五福,为明洪武年间福局所铸。阅谱可见,其录入两品,版式分别是“大字五福”和“小字五福”。这就是说,其版式的区分,是以背“五福”二字的大小为准的。并没有涉及面文字体大小。从谱载拓图我们也可见,两式的面文书意风格确实是非常接近。因此,其未以面文书意区分版式,似在情理之中。而上述两式,遗存并不稀薄,有一定存量,通过谱载定级中下而可知晓。

 这里,从通常道理上言之,既然有背字大小之版别,那么,就有可能存在面文大小粗细的版别。而究竟其有无,则要看能否有实物发现,并经辨识比较后确定。

 为此,今日特将一个明钱筒子开出。未开之前,此钱面未与其它钱相连,只见“洪武通宝”四字而不知其背。待开出以后,则发现其背穿上下两字为“五和福”。由此得见全貌,知道此钱为“洪武通宝背五福”。

 既然已见全貌,那么其是不是与谱载之两品同一版式呢?由于开出筒子,为了不破坏其品相,以免又让人生疑,更要费力去说明,因此,不做任何进一步清理,在基本可以较为清晰的辨识其字基础上,深入一步来进行比对。

 首先,其背“五福”二字,字体相对窄小,其与“小子五福”较为接近,但笔划显粗,并不完全一样;其次,比对面文,则较为明显的出现区别。可见本品“洪武通宝”四字,书意更加遒劲,尤其是笔划粗实,字体更大,其与谱载之品的较为纤细的和窄小的文字完全不同。显而易见,所展这枚钱的面文书意是另一种写法。而这种写法和风格,在洪武钱中,反倒是较为常见。一句话,就是一种浑厚遒劲的粗笔之书。而其面文布局协调,书意端正,笔力遒劲,这也显示了此钱之书具备官炉之作的特征。

 进一步,我们可见其铸体规整,边圆廓正,尽管重锈裹身,仍可感其地章平整。穿口基本干净,然,穿口内以便略有铜凸,应是未曾完全修整干净。字廓上看,皆为深竣,线条鼓凸而清晰。是故,总体上察之,其铸体修整虽有瑕疵,然其并无大的疑点。

 最后,我们辩其锈色。前述,此钱乃一个五连明钱筒子开出,里面出此钱外,还有其它品种。而开其筒子,使用锋利菜刀刀刃(有重量便于快速使力)对准用力刃切,筒子方开,可感筒子锈痂结合紧密,锈蚀粘连甚重,岁月结晶彰显。而其绿锈莽苍,如甲似胄,指甲不可动其毫毛。而见其锈皮脱落露地之处,依然是锈蚀,不见铜色。藉此,可断此筒子之真实,钱之真实矣。

 据此,我们基本上可以判定,此钱乃“洪武通宝背五福”钱之又一版式,其主要以面文书意之不同划分,则本品为“粗大字版”。以愚之有限眼界所及,这是目前所见的洪武新版式钱,尚未见有复公开展示出来。这正如我之前在“洪武通宝背十一两双点通”钱一文中所述,洪武钱铸局甚多,形制多种,一局多版的现象在很多钱中都可见。而即使是此钱,则已经有“大小五福”版之别。因此,发现新版式钱并不奇怪。今将其展示出来,诸泉好皆可仁智各见,只要其实实在在,则可补谱缺矣。


明新发现版式《洪武通宝背五福》粗大字版赏析

明新发现版式《洪武通宝背五福》粗大字版赏析

明新发现版式《洪武通宝背五福》粗大字版赏析

明新发现版式《洪武通宝背五福》粗大字版赏析

明新发现版式《洪武通宝背五福》粗大字版赏析

明新发现版式《洪武通宝背五福》粗大字版赏析

明新发现版式《洪武通宝背五福》粗大字版赏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