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圣宝也太平 天国铸币有合背
稀见品《太平天国合背小平》珍赏
太平天国铸币,因“圣宝”二字自成一体。其钱币形制有小平到当十、当五十、当百及至镇库大钱和大小几等精美花钱,包括其若干版式,成了中国方孔钱生命周期最后阶段的一朵绽放奇葩。
在太平天国铸币中,由于其“圣宝”二字的特殊象征意义,因此,在经历早前铸钱试行后,进入中晚期,所有钱币背皆铸“圣宝”。这一特征,导致了太平天国钱币极少出现合背钱。
当然,其极少出现合背钱,并不意味着就绝对不会有。历代铸币,在标准型之外,往往偶有合背钱出现。因此,合背作为铸钱时的一种试范或者特殊用途而出现,在任何朝代的铸币中都不奇怪,换言之,任何朝代的铸币出现合背钱,都属正常。而由于合背钱非标准流用品种,其铸量又极为有限,故无论该钱及其版式珍稀与否,只要是合背,皆为藏家所珍视,其收藏价值都会大大提升。
为此,今日特将帐中所藏的一品“太平天国小平合背钱”点出,遣之上博,一展其貌。
鉴赏此钱,可见其包浆纯真,浆垢紧实,分布自然,把玩磨损,自然天成,彰显传世品相。其铜质精黄,铸制规整,边圆廓正,地章平整,穿口干净,轮边修磨。字口较深,缘廓分明。整个铸体品相具备官炉品质,是为开门之品无疑。
从两面钱文来看,其楷书当为一致,亦是此式太平天国小平钱的典型钱文书意之一。然,两面的钱文铸相略有差别,其中包浆较深的一面“国”字“王”上有点流铜,铜液浇铸是稍有弥散,字笔划略粗,此,不仅非为疑点,反倒是流露真切自然矣。
总而言之,作为太平天国合背钱,尽管其形制仅仅是小平,然,由于其合背而导致“圣宝”二字消失,从而使之在太平天国铸币中独具特色,彰显珍贵。而这种小平合背钱,在前诸谱中极少见收录,仅马定祥先生所著《太平天国钱币》书中论及并收录该钱拓图一枚。
在《太平天国钱币》一书的“太平天国错范钱”章节中,马定祥写道:“历代钱币溯自刀布,就有错范。发行货币是国家大事,不容儿戏。故如发现错范,理当废弃不用,或加销毁。偶若有所疏漏,则便流入市场行用,当属一时之误。这类无意造成之错范、复文、合背等钱,均甚少。然自明朝中叶以后,错范钱却屡见不鲜,大多出自当时钱局员工有意为之,“属戏作品”。惟太平天国钱币却不然,复文与合背之错范钱,皆为罕有。本书所列亦仅寥寥五种而已,显系一时未被发现以致流出行用,终为外界所得,方能保存至今。故非太平天国钱局中人铸以自娱者。”
这里,不论其关于历代错范钱的观点如何,作为太平天国错范钱之一的小平合背钱存在并且比较稀罕,则是显而易见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