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珍罕《至大通宝(八思巴文)光背折十银样钱》品赏

(2013-03-12 07:22:14)
标签:

银样钱

光背

汉文

八思巴文

珍罕

分类: 辽金西夏元
  罕见至大折十样  骡子宝马很分明  
元珍罕《至大通宝八思巴文折十银样钱》品赏
元珍罕《至大通宝(八思巴文)光背折十银样钱》品赏
     大通宝,元武宗在位时期(公元1307—1311年)所铸。分别有元宝和通宝两种宝文。其中,通宝钱又有汉文和八思巴文两种文字。通宝较之元宝铸制更为精好。形制小平至折三。其中,汉文折二钱铸量有限,今为稀罕。更甚者,谱载试铸折三型八思巴文一品,称未行用,定一级元珍泉。其余则谱未见录入大钱。
    有鉴于此,今特将帐中珍藏之一枚脱谱品“八思巴文至大通宝折十型银钱”,遣上博来,一亮其相,以飨众泉友,并以此补缺矣。
    鉴赏此银泉,必察包浆。清晰靓图可鉴,其乃东北土坑所出,清理后仍有土斑点点。其身包浆醇厚,黝黑浆色,紧裹其体,银浆纯真,自然天成,老态龙钟,沧桑之感油然而生,并无丝毫疑问。
    再观铸体,尤可鉴其铸体精整,虽然体身瘢痂累累,然,铸体精整有加,边圆廓正,地章平整,穿口干净,轮边规则。尤其字廓深竣,铸体厚实,重达近38克,沉手之感明显,可感其用银较纯。如此铸相,官炉精作,乃显而易见,理所当然矣。
    续察钱文,因是八思巴文,愚亦不懂。然,其书写规则端正,文字无异,整个布局协调。由此可见,其非官炉而不可为之矣。
    综上所述,本品乃为大门洞开之品,难以不信其实。根据其铸相和稀见度,可见其也属于试铸样钱之类。唯,其直径达45.5毫米,形制乃折十钱标准。而此型不仅诸谱不载,检索也难见复品显现,无论铜铁。此,是否可言之伪臆?回答当然为否。
    为何?曰,上述诸辨已然清晰,此钱不虚,难以疑之,因而,便只能说其乃为武宗之作,以物证史。而长期未见,只能说明其铸量少,遗存稀。既然谱载折三铜品极为稀罕,乃为试铸样钱,那么,其时又试铸折十大钱,便已在情理之中,据此,尽管愚至今未见折五,然,也可以说有可能铸过,无非愚今未见遗存显现矣。
    这里,由于银钱遗珍,其是否还有铜钱试铸?就通常而言,可能性不小,让我们拭目以待,或许有幸能见之。当然,贼伪若据此仿制,然,并不可怕,魔高一丈,道更可高二丈矣。


元珍罕《至大通宝(八思巴文)光背折十银样钱》品赏

元珍罕《至大通宝(八思巴文)光背折十银样钱》品赏

元珍罕《至大通宝(八思巴文)光背折十银样钱》品赏

元珍罕《至大通宝(八思巴文)光背折十银样钱》品赏

元珍罕《至大通宝(八思巴文)光背折十银样钱》品赏

元珍罕《至大通宝(八思巴文)光背折十银样钱》品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