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钱震撼见王品
绍圣隶书大铁钱
北宋王品《绍圣元宝光背隶书特大型铁钱》赏析
绍圣元宝,北宋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始铸。对钱,其书体有篆书,行书,隶书几种,形制为小平,折二,折三,折五铜、铁钱等。其中,隶书绍圣元宝钱,谱载仅为小平和折二形制,且最为稀少,乃北宋珍泉之一。
北宋时期,在铸行铜钱的同时,也铸行铁钱,并延续至南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三个铸行铁钱的高峰时期(即南朝、五代十国、两宋)。有说四川地区是宋代铁钱的专行区,而事实上并非绝对,或者说是特指南宋时期。从中原地区乃至陕西等地先后都出土北宋铁钱来看,北宋铁钱流用范围一样广大,有关这方面的资料甚多,因篇幅关系,此便不再赘述。
根据实物发现和记载,北宋绍圣年间铸行年号铁钱无疑。因此,发现绍圣铁钱本身没有惊奇。这当中,虽然隶书绍圣元宝行用钱,未曾发现有记载铁钱遗存,然并不表明其绝对没有,无非得看发现之物能否经得起审视辨析。
藉此,今日便将本人所藏两品绍圣元宝隶书特大型铁钱,帐中点出,遣之上博,一展其英姿,并略论几句。
此铁钱,具有两大震撼之点,一是,形制,其直径约200毫米左右,两钱分别重约930克、710克,这是亦今为止发现的宋代铸币行用钱制式尺寸最大者;二是,书体,此钱为隶书钱文,而隶书绍圣元宝钱无论铜铁本身皆为罕少。
首先,展目此钱,两品钱笼而统之的说,其铁锈凝重而浓烈,层层叠嶂,乃为年代悠久的铁质铸品。其中,第一品,出自山东青岛,其锈皮层级更多,并未完全脱落(我也没有刻意刮除),锈呈“土性”且偏“干”。第二品,出自南方广西,锈蚀似乎更显重,锈有“水性”,应是曾经入过水而具水坑质色,表面锈呈皮状的部分已经基本脱落干净,钱体密布小凹坑,钱文被锈侵蚀更重而显稍浅。
显而易见,这两品铁钱,无论锈色偏“水性”或者“干性”,其锈皆无一点疑问,沧桑耄耋,老态龙钟,近千年历史痕迹彰显矣。此外,第一品重于第二品,这主要是第一品厚于第二品,而第二品似入过水,锈皮基本上剥落,从而导致其薄于轻于第一品。当然,也有可能还是铸体出炉时就有一点厚薄差距所致。
其次,从铸体来看,两钱形制完全一样,虽然重锈,然,其铸体精整有加,边圆廓正,地章平坦,穿口轮边皆为干净,可见有过修整痕迹。而察其字廓,深竣挺拔,钱文无粘无连,缘廓线条清晰鼓凸。其中,第二品,因锈蚀更重,钱文鼓凸较弱;第一品则不一样,钱文更显深竣鼓凸。无需赘述,显而易见,此等精整铁钱之相,非官炉精铸而不能为之矣。
再者,品其钱文,隶书书意十分明显,“绍圣元宝”四字,布局协调,端庄无斜,笔法有力,筋骨棱角分明,彰显十足书法功力。一句话,其书姿态庄重,端庄隽美,且与小平或折二铜钱书意相比,实为一脉相承。
综上所述,此两品特大隶书绍圣元宝铁钱,无论从何种角度辨识,皆疑无可疑,实乃大门洞开,高山仰止矣。
需要提及的是,今日本人所展此两品特大隶书绍圣元宝铁钱,并非首次面世。经愚反复检索,首先见《新疆钱币》2010年第2期刊载张君友、张子强所撰《吐鲁番发现一枚“绍圣元宝”特大型铁钱》一文,其首次披露了他们于2008年在高昌故城火焰山二堡乡一维族老乡家购得一枚“绍圣元宝”隶书特大型特钱,据老乡讲为挖土时挖出。直径205毫米,重761克,素背。其又曰:此钱,“一是开炉或镇库大钱,存世极罕,是一枚千载难逢的孤品;二是北宋灭亡时为金兵抢夺,金被蒙古人所灭,此钱又被蒙古人掠夺,后随成吉思汗西征,带到了吐鲁番,因战乱,埋入地下。”这里,在当时确实可叫首见,然,称孤品则显得过于武断。结合本两品后出来看,事实上雄辩的说明了,在古泉这一文物品种中,“孤品”这两个字是轻易说不得的!而其关于遗存原因的推想,愚见倒以为不失为道理之一。
其次是,检索中,又百度百科“绍圣元宝”栏目,有文述及此“绍圣元宝隶书特大型铁钱”,直径202毫米,重841克(注:同径铁钱重量不同,多因为锈蚀程度不同而致),其称发现于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辽上京),根据其提供的直径和相关指标数据以及描述,其正是又一枚“绍圣元宝隶书特大型铁钱”(未见图展),与前述吐鲁番发现品和本人所藏之两品,乃为一致。百度百科所描述的这一品,估计其发现时间应该晚于吐鲁番,故,据其数据描述,应当不虚。
显而易见,这种特大型宋钱,尽管非为铜铸,然,其足可以成为宋钱王罕之品(这和“大宋通宝背当万”更大铁钱性质上是有不同的,原因是当万大宋通宝大铁钱并非行用钱形制)。其非常有意思的是,如果说百度百科的描述不虚,那么,这种绍圣特大型铁钱,已经发现四枚,今日本人展出后,乃已经展示公见三枚,其出处分布地域广泛,其中,新疆吐鲁番一枚,内蒙古一枚,山东青岛一枚,广西一枚。真可谓南北东西占齐了。这一广泛分布并结合不同的锈蚀程度和品相,一方面可以成为相互间有力证明对方真实性的证据;另一方面,也表明这种特大钱,在当时是作为特殊品特别铸制的,不是镇库就是祭祀之用,因其特铸,乃为珍贵,故为所有者辗转携带甚至作为赠礼,最终流落四方矣。而本人所藏出自青岛的这枚,其与昨日所展的泰和通宝特大铁钱在一起出土,似乎也很能说明些问题,其与前述的吐鲁番发现品之遗存原因似乎具有相似之处。
最后,愚不得不再次强调,通过发现这种特大型板钱,无论铜铁,都表明了一个不容否定的事实,那就是历朝历代,依据行用钱之形制制式特铸超级大钱,乃为中华铸币之真正祖制!虽然没有足够理由断定历史上每个年号每种钱都有铸超级大钱,然而,择年号或品种而铸超级大钱则是显而易见,实物实证了的。由不得我们信或不信矣,更非想当然的“怎么可能”。
基于此,愚见以为,我们同时也不无理由的,对绍圣元宝隶书特大型铜钱出现有所期待,尽管目前这只是一种猜测。
言及于此,本文结束语是:中华诸泉谱不修改已经不足以反映出,事实上的我中华铸币史更加辉煌之一面;钱币研究者、鉴赏专家者包括一切收藏者,若再不睁大眼睛,走出书斋,放眼广阔天地,深入民间,广览博闻,便真的不知道我中华铸币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矣!
下图为《新疆钱币》2010年2期上首次披露的一品“绍圣元宝素背特大型铁钱”,其与本人所藏两品同模同形。
特别说明一下,本藏两品,轻的那品一品在手已有好几年。之所以现在亮出来,乃因为春节将至,希望给朋友们提供一点更少见的泉品,节日期间鉴赏。要不是开博,我手上很多泉品,恐怕还要默默无闻的深藏不露好多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