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开基首铸币
收国有钱理当然
金代珍《收国通宝光背小平》铜钱赏议

公元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大金国,首颁年号收国,凡历两年。收国年号虽只用了两年时间,然,铸币是为皇权象征,并且是新建国,更为必要。此便是收国年号钱之最基本的需求。长期以来,历谱不载收国钱,而史籍也未有载之,更未见公开有过披露。但是,这并不能证明收国年间未行铸币之举。
随着近年辽金钱币伴随翻天覆地之建设高潮而下山出林。进入本世纪,收国钱终于出现,证明了金太祖立国后铸行收国钱之史实。2009年底,李卫先生出版其著《辽金钱币》一书,首次在公开出版物上披露了收国通宝钱。
鉴赏此钱,可见其乃小平钱形制,包浆凝重淳真,紧贴钱骨。青铜质地,铜色老旧。其铸体精整,边圆廓正。地章平整,字廓线条清晰,铸工质量上乘。其钱文楷书,书法甚为端美,俊朗耐赏,可感其功力不凡。由书法可见,其开创了金代铸币美书之先河,并成祖制,后来各帝之年号钱,凡楷书者,皆见一脉相承之风格。
从近年公展情况看,收国钱亦今为止,元宝、通宝、重宝钱皆悉数面世亮相。钱文也有篆楷书二书体。材质金、银、铜、铅皆有。博友北国盈泉展示品种较为齐全。而就目前来看,收国通宝钱仅发现小平形制且金银铜三材同出,大钱尚未得见。由于收国年号使用时间不长,因此,通宝钱可能仅铸小平,大钱改铸元宝尤其是重宝了。
收国钱作为金代开国年号钱,更有一层特殊意义和价值,其中通宝钱,近年虽有所出,但是,量仍稀少,言曰其不可多得之金代首珍之泉,似不为过矣。前几年,其刚出现时,即一片言假说臆之声,目前虽然逐步有所好转,然,仍有人不认其实。有朋友曾经和我聊过,前几年,他便是言假之最积极者,然,后来他有幸得到一枚,上手后反复辨析,难以为疑,至今再不胡乱臆说了。由此可见,任何新品面市,遭到否定打击,皆不足为奇,尤其是那些无藏无上手者,其否更属必然。好在,实物实证,乃为硬道理,最终随着历史前进,真实必将越来越真实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