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泉宝楚马殷
似又未载脱谱钱
五代十国《乾封泉宝背天》大型铁母钱赏析

乾封泉宝背天,乃五代十国时期楚马殷铸币。马殷(公元852年—930年),河南人,曾被唐任为潭州(长沙)刺史,武安军节度使。不久,后梁灭唐,被封为武穆王,字霸图,号天策上将军,开天策府,都长沙,辖湖南八州及广西东部地区,始建楚国。
据《十国纪年》载曰:“时城中(辖区内)行铅铁钱,城外(辖区外)特用铜钱。”之后,沿用唐乾封泉宝、乾元重宝钱名自铸钱行用。
楚马殷铸乾封泉宝钱,在形制和钱文上均与唐铸乾封泉宝钱不同,楚马殷铸品形大而背多有文,如“天”、“天府”等。历谱所载,乾封泉宝背天、背天府钱,主要是铁钱为主,铜钱均载铁母,未见载入流用铜钱或者铁范铜钱。楚马殷之乾封泉宝铁母,史出罕少,诸谱定级为一,皆曰珍罕品种。
作为地方政权之楚马殷所铸乾封泉宝钱,一方面史铸量不丰致遗存不厚,即使是铁钱,也为少见之品;另一方面其材质因多用铁铸,铜钱更少,故,铜质钱甚为珍贵。而根据《十国纪年》所记载,乾封泉宝钱在以鉄为主铸的情况下,另铸有铜钱,无非,铜钱使用范围更窄,铸量更为有限。换言之,楚马殷乾封泉宝铜质钱,应非仅铁母,而理应有流用之铜钱矣。
今日上博之品,乃楚马殷铸“乾封泉宝背天”铜钱一品。其出马殷楚地,生猛锈色。仔细观察之,莽莽绿锈,自然天成,已然形成叠嶂皮壳,凝结紧实,坚如甲胄,可抗利刃。如此这般,此锈自当不在话下,大开其门,无话可说。而再观其铸体,青铜质,铸制甚为规整,字廓鼓凸,书意典型端庄。其乃官炉出品,貌相可证。
值得注意的是,此钱之特别之处,即,其直径达到42毫米,重近20克。这一直径,明显比入谱载之乾封泉宝背天钱要大出约4毫米。同时,可见“乾”字并未顶天,再看其“泉”字之竖笔也未立地,两字均与上下缘廓呈分离状态。显而易见,此钱与入谱之背天铁母钱包括铁钱,并非同一版式和形制。 换言之,此枚乾封泉宝背天钱,相对直径约38毫米之钱而言,可称大型。
从此钱的铸体和字廓来看,相对较厚较深,因此,其可能为铁母,至少也是铁范铜钱,当然也不排除试铸铜质样钱的属性。
因此,此钱似为脱谱之钱(因难通览天下泉谱,故以“似”而言之)。而又正因为其“脱谱”,则就难免有人持疑。然,这并非不可理喻,无非要看疑之理由是否站得住脚。若仅因泉谱未载而为疑之要点,那么其疑则难成理,其道理不再多说。一言以蔽之,只有看钱本身,若锈色、铸体、书意等皆难成疑,那么其自当成立,是为史之遗物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