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铸钱鲜特大
阜昌王品似蛟龙
罕见金代《阜昌重宝特大型水坑铜钱》赏论

金代铸钱鲜特大,王品阜昌如蛟龙。金代与辽代尽管都处东北大地,亦紧接前后二代,然铸币风格迥然不同。辽喜铸大钱,书意自行;金代铸币则形制多中规中矩,五等形制,汉文楷篆,端美正点,出号大钱相对稀罕。此乃辽金两代铸币之基本特点矣。
此品“阜昌重宝”,以其特大之型,罕见见之品而陡升几分震撼!去年,博友“北泉轩”曾经用一枚特大阜昌重宝钱唱和我所发的一枚大型出号阜昌元宝篆书钱。故,今日也将我所藏的又一枚同等大钱,帐中点出,遣其出阵,以为互证。
此将武艺如何,可否一战,需看其雄体,铠甲兵器是否给力。注目其身,但见阜昌王将,铠甲加身,乃为早期入水藏匿之品,水坑貌相昭然若揭,满身水浸铜泡,斑斑驳驳,其泡虽因把玩摩擦,亮点斑斑,然,铸体及其字笔划之间,浆垢沉积,如甲似胄,包裹其身,坚硬无比,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水坑典型质色,并无虚伪,若多有泉识者,对此等锈浆之色,定当不疑,此,盖因为水坑钱,长时入水,水侵致铜体内部金属析出,自成泡点之状,如此自然形成,乃天下伪所难为矣。是故,铸体锈浆之色,便无可疑,其耄耋之相,乃为本色本性,自非化妆之果矣。
身铠之甲可战,复观铸体。看其雄力。有露铜之处可察,铜色泛红,乃青铜质无疑,此与近年东北所出之许多金代铸币之材质特色并无二致。整个铸体,规矩精整,边圆廓正,地章平坦,穿口干净。轮边亦有所修。再察,其字廓深竣,线条清晰,边缘规矩,宽窄方圆。钱文铸制精到,布局协调,乃阜昌号内钱之扩模作品,无歪无邪。是故,以铸体全面相之,此乃良将之体,官炉之胎,可力战而无不胜矣。
雄体可战,再鉴面文。展目看去,“阜昌重宝”四字,楷书而就,熟面正点。书意劲道,横直竖立,折如锋,转似拳,端而正。此乃阜昌钱之本色书体书意,神韵尽在。故,嫡传英相,可震慑诸敌矣。
除此之外,我们再将其与北泉轩品进行一番比较,通过其仅有的两张图片可大概感知,北泉轩品乃北坑出土之物,我所展之品则乃南水坑之物,千里之外,南北之遥,山藏水匿,至锈色及其品貌不同,此点乃为互证其实之最为给力之处;再观钱文,两品钱无论钱文还是形制规格皆乃同母所生,仅重量略有不同,而恰好北泉轩品又重于本品,此反倒合乎常理,原因在于,北坑品较之南水坑品锈蚀铜损要轻许多之故。显而易见,两品特大阜昌钱,因此而得附加有力之证,乃为阜昌良将,可为领兵之良将矣。
经上述考察,愚见以为,此品阜昌重宝光背特大钱,作为官铸之特品,其或为镇库大钱,亦可为开炉祈福之开炉大钱,更者,有会不会是权钱?也说不一定。反复检索,目前为止,以愚之眼界,除北泉轩友所藏之品外,尚不得见有其它复品亮相。此即可见其罕。
此钱之面世,将为金代阜昌钱再添王品,亦是金代铸币亦今为止完全以行用钱形制铸制之极其罕见的特大型钱之一。之前,我们已经见到阜昌元宝篆书钱,有出号大钱,本博与去年上博展赏了两品不同锈色的,径约60毫米上下的阜昌元宝大钱《金珍《阜昌元宝》篆书大型镇库与开炉钱》,同时博友北国盈泉等也有展此元宝大钱,说明阜昌铸出号大钱,乃为有据。因此,当此阜昌重宝更大之钱出现时,岂能再言不可能矣!
这里,需要再啰嗦两句,这种特大型板钱形制,唐宋以来,皆有发现。作为铸币的一种特殊形制,各代皆可一铸,没有可能不可能一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形制大小,而是在于其铸体诸方面是否能过五关斩六将,经得起诸般检视,若能,即为史铸之实,反之则非矣。依愚所思,这些板钱,极有可能是历代官方所铸之权钱矣。这是因为,权钱自秦汉半两钱有铸之后,在后来就再未见有更多叙述,凡是特大之钱,皆以镇库或开炉钱断之,此,可能是存在误区的,此暂不多述。







下图为博友北泉轩所藏阜昌重宝特大钱。直径:105毫米,重量196克。借用其照,此致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