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宋《崇宁通宝》(大字)小平银钱展赏

(2012-09-04 07:34:48)
标签:

钱文

崇宁通宝

宋体

银钱

分类: 宋代银钱

 崇宁美书大名传  一变银体身价增

北宋《崇宁通宝》大字背阔缘小平银钱展赏

北宋《崇宁通宝》(大字)小平银钱展赏

     宁通宝钱,北宋徽宗赵佶崇宁年间(公元1102—1106铸币。计有三种宝文,即: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和崇宁元宝。徽宗御书钱之一,其中徽宗瘦金体书钱文,更是隽美无比,名满泉界。故,宋徽宗也因铸钱精绝,而与王莽并称“钱法二圣”。

    崇宁通宝钱,版式繁多,形制大小几等,材质主铸为青铜和铁质。其间,多数品种今仍常见。因此,崇宁通宝钱的珍贵率取决于少数遗存稀少的版式、形制和材质。在正如之前所述,宋代铸币中,银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品种,作为赏赐礼钱,无非其铸量甚少,不可和铜铁钱相提并论而已。

    而今日上博展赏之品,就版式形制而言,此钱并非珍稀,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材质上,即,其乃银质之品。作为背阔穿阔缘的版式,此钱银质品十分罕见。察其包浆,黝黑凝重,千年岁月,倍显沧桑之感。其铸制规整,边圆廓正,穿轮精修,干净利落。字廓深竣,钱文清晰,瘦金体书,端庄隽美,丝毫无异。实乃一枚开门崇宁珍银矣。

    关于此钱的鉴赏,其独特要点在于结合面背形制上。即,从面看,窄缘结合瘦金书体钱文,并无二致。然,翻看钱背,则其风格和面形成较大反差,其背乃阔穿轮缘,一种遒劲之感跃然入目,两相比较,若非其实乃一物两面,若只是出示钱背,则很难与面貌风格形成统一印象。此点,乃此枚崇宁通宝银钱之最为独特之处,亦是鉴赏之另一要点。

    有鉴于此,今将其单独上博上展,一品奇貌,一窥其绝矣。


北宋《崇宁通宝》(大字)小平银钱展赏

北宋《崇宁通宝》(大字)小平银钱展赏

北宋《崇宁通宝》(大字)小平银钱展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