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代珍泉《五笔正隆元宝》小平雕母祖钱展析

(2012-01-04 07:46:06)
标签:

金代罕

雕母

祖钱

五笔正隆元宝

笔划

分类: 雕母与母钱

 金母依稀觅无处  祖钱一品五笔正 

金珍《五笔正隆元宝》小平鎏金雕母祖钱展析

金代珍泉《五笔正隆元宝》小平雕母祖钱展析
     隆元宝,金代海陵王正隆三年(公元1158)之后铸造。

    金代正隆元宝小平钱,有五笔“正”字和四笔“正”字版式之别,其中五笔“正”字版较之四笔“正”为少,相对珍稀。之前曾经上博展赏金代罕珍《金代罕珍《五笔正隆元宝折五》鎏金样钱… 》。有关背景即再不赘言。

    今日上博展析之品,乃为首见之“五笔正隆元宝小平鎏金雕母祖钱”。听其名而可至惊疑,这乃是因为金代铸币无论何品种,至今雕母祖钱极其罕见,既难见公展,更难觅踪迹。是故,当此品出场,有惊疑乃属正常,据此也需要针对实物有一番分析描述,方可认准定论矣。

    首察本品,从整体面貌看,一是,字廓深峻挺拔,笔划横直竖正,地章平整,边圆廓正,一句话,那是极其精整;二是,包浆裹身,铜质熟旧,间有蓝绿锈生,显微镜下,其锈耄耋,生肌自然;三是,斑驳亮黄之色,目中至镜下均呈闪烁金光,可确认乃为鎏金之体。毫无疑问,此等相貌当为老种,岁月悠久,乃为尊品。    


金代珍泉《五笔正隆元宝》小平雕母祖钱展析
   

     次察钱体,辨识其雕。

    一、见下图,“隆”字包耳旁竖划与穿廓之间,呈斜切倾斜之槽而上宽下窄,笔划和穿廓断面则呈上窄下宽之典型金字塔状。其余笔划皆同形,故不复述。


金代珍泉《五笔正隆元宝》小平雕母祖钱展析

   

     二、以下诸图照,从不同侧面全方位展示了其字口笔划的生成形态。其中笔划起收如刀斩,整个字形,侧面视角,拔地而起,笔划与地章结合部处理干净利落,笔划竖向地章侧面没有铸造之必然铜凸痕迹。地章面隐约可见铲平时留小的若干微细之走刀划痕。多处笔划起笔呈隐起,显示此雕母的更加精细的雕工特征。“元”字等大转折笔划,直而着力,显示雕刻钱之独有的典型笔锋特征。 


金代珍泉《五笔正隆元宝》小平雕母祖钱展析

金代珍泉《五笔正隆元宝》小平雕母祖钱展析

金代珍泉《五笔正隆元宝》小平雕母祖钱展析

金代珍泉《五笔正隆元宝》小平雕母祖钱展析

    

 三、下图可见轮边整齐规整,钱体厚实,打磨精细。


金代珍泉《五笔正隆元宝》小平雕母祖钱展析

  

  四、“寶”字右侧与穿廓之间的地章上,尚残留未完全修平的凸棱痕迹。


金代珍泉《五笔正隆元宝》小平雕母祖钱展析

金代珍泉《五笔正隆元宝》小平雕母祖钱展析

    综上所述,配合仔细观察图片,此钱找不到丝毫“铸造”痕迹,故而不可能是铸造。当然,我们也看不到当代使用机器冲压的仿雕母之任何痕迹。反而是其手工雕制之痕迹非常明显,因此,其乃为一枚雕刻母钱,可加以认定矣。

    根据多品小平雕母祖钱,包括清祖钱的雕制特征来看,小平钱因体积小,所用刀亦小,其在这么小的铜板上雕刻汉字,需要极其精到的雕刻工艺,其与大型雕母之不同在于,大雕母文字大,其雕刀大而强度高,用刀者可使较大力气进行快速斩切,从而在“口”形中形成极其明显的棱角更加分明的所谓“四角漏斗形(鲜明的倒金字塔形)”,这一突出特征往往使我们能一眼看出其是雕是铸。而小平钱雕母,由于字小,笔划之间间隔小,“口”形也小,因此,只能使用强度有限的微小切刀,只能是用刀尖很少的一点点的剔斩掉多余的铜坯,即,其凡遇“口”字形,其不是一两刀斩切出来的,而是用刀尖一点点的“掏出来”的。是故,其“口”形的“四角漏斗”形即不甚明显,或者说,不能呈现“四角漏斗形”,而必须尽可能斩掏出足够大的空间,以防止铸母产生流铜粘连。此乃一点关于雕母,尤其是小平钱雕母的研析心得,一孔之见矣。

     金代铸币,无论钱文的书写端美度还是铸制的精整度都甚为突出,其个性鲜明,美学特征绝不亚于宋钱,有些方面有些品种甚至还有超越。从本品雕母我们可窥一斑而见全貌,其小平雕母祖钱在制作工艺和钱文书意体现等各个方面堪称一流,几乎无可挑剔。此正与其行用钱的普遍而很高的端美度合拍。由此,我们可从中进一步深入去窥探金代铸币工艺的全过程。也正因为如此,此品五笔正隆小平雕母祖钱,方具有极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