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有部颁雕祖钱
儿孙遁迹在何方?
清珍《宝黔局咸丰重宝当五十》红铜大钱展赏

宝黔局咸丰重宝当五十大钱,我们可从近年华谱上见到一枚拓图曰“部颁祖钱”入谱。此首先表明宝黔局有铸当五十大钱的准备,其次似乎表明只有祖母传世,而没有铸过样钱或者行用钱。
清代,朝廷于贵州大定、贵阳两府及毕节设三铸钱局,贵阳府局后改名为宝黔局。有老资料考曰:“咸丰三年十一月议铸大钱,仅铸当十。。。。。同治光绪年间宝黔局仅零星铸造,另最近贵阳发现宝黔局光绪通宝钱背当百,极为奇特。”此可见宝黔局确曾于咸丰年议铸大钱,其获部颁当五十大钱雕母,即为可为证,非仅铸当十矣。
而我们来看这品钱。红铜质,包浆厚实而老道,铜色泛红而熟旧;其铸制非常规整,穿边廓方圆端正,字口深峻而挺拔,钱文书意经比对祖钱,也趋于一致,尤其“寶”字,上部宽而“贝”字较瘦窄,此和祖钱风格也是完全一致。其钱体厚实,重达八十余克。诸般特征辨识,此品无论包浆还是铸制、皆无可置疑,乃为大开其门。
从钱体厚度和字口深峻等特征来看,我认为此品当为试铸样钱性质。即,其时宝黔局既然已获部颁祖钱,即表明其将铸行当五十大钱,进而其必当以祖钱为模范而至少试铸样钱,此理乃为通常之顺理。换句话说,依据长期以来泉界之实践,即使未见记载其铸样钱或行用钱,只要有无可置疑的过硬钱品现身,我们即没有丝毫理由否其真实。此无论创见品抑或是新的品种,皆在这个理儿上。
正如上述,宝黔局咸丰大钱十分罕见,很多泉好皆不易看到。经检索,发现网展一品黄铜,厚重有加,似乎字口不甚深峻,因照片质量不高,未上手而不敢断言。故此,今将此品遣上博来,一展宝黔局大钱真容,以飨诸位泉好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