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谈“中医的出路在于培养人才”

(2019-10-21 23:09:54)
标签:

中医

复兴

分类: 随想
前些年跟长辈一次偶尔的谈话,我才知道我已经去世多年的三姨夫裴广廷大夫(当年赫赫有名的“上海肺外科一把刀”——原上海第二结核病院外科主任)竟然是我外公——一位老中医的学生。
实际上,早先我曾在网上看见一位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的老人写的回忆文章,谈及他和一帮同学师从“江南名医曹礼庭”的往事。当时我还有些纳闷,后来听长辈讲起三姨夫这位震旦大学医学院高才生正是因为听外公讲课才结识了三姨,我才意识到这些都是真的。联想到我母亲讲过,她曾坚决反对黄花大闺女三姨嫁给离过婚的三姨夫。为此三姨夫还专门请母亲吃了大餐,企图“贿赂”这位二姐。我母亲在家大排行老三,姐妹排行老二,但因为工作早而对父母支持较大,在大家庭中威信颇高,在重大事情上拥有相当的决策权。这种余威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至于外公这位江湖郎中究竟是怎么俘获了西医学生的心,现在已无从考证。听母亲讲,外公年轻时能说会道,抗战期间出任过伪保长之类的职务。
据说民国时期官方就已经开始抑制中医、倡导西医了,真实情况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外公迷倒一片西医学生的故事至少可以从侧面证实了这种现象存在的可能性。为什么西医学生会被老中医吸引了呢?至少说明外公传授的内容让这些西医学生感到新鲜而有说服力,也说明当时的西医学生们甚至西医教师对中医知之甚少。外公的话给他们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我推测,外公当时很可能不忍眼看着中医衰退,企图以一己之力通过对一些西医学生施加影响,维护中医最后一点尊严或血脉。三姨夫虽然一辈子从事肺外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宰”了不少人),但我在三姨家里读到大量中医书籍,而且三姨夫的太极拳打得一级棒。
可以说,1949年以后,不仅延续了西医主导医疗体系和医疗教育体系,从根本上抑制了中医的发展,中医的师徒制更是难以为继。雪上加霜的是,严重污染和中药制作工艺和设备的消亡,导致缺少合格的药材和药品。最终结果还是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西医化导致中医濒临灭亡——随着老中医们的逝去,现在的中医还有几个是通过师徒制带出来的?我不敢说一个都没有,但如果真的有,那我只想问一句:你们有行医证吗?
说句难听的话,如今中医已经有些像文物了,如果想学中医,恐怕要有考古的能力和精神才行。原因很简单,到哪里去找真正的中医作为自己的老师?退一万步讲,即便有能够带徒弟的真正老中医(恐怕得一百多岁了),师徒制而非院校体系培养的中医大夫如何拿到合法的行医执照?再退一万步讲,师傅带出来的徒弟即便拿到了中医执照,他们从哪里获得合格的药材制作合格的中药?即便这些都不是问题,中医大夫制作并销售自制的中药合法吗?
说到底,复兴中医的钥匙还是在政府手中,一定要从根本上创造中医复兴的环境和土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