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航370乘客翁美玲家人晒照片呼唤亲人归来

标签:
马航丽都翁美玲亲情杂谈 |
分类: 纪实 |
4月1日,今年这是一个大家都不太敢开玩笑的“愚人节”。马航370失联第25天。乘客家人继续期待奇迹的发生,希望看见自己的亲人平安归来。
370中国乘客、我的好友翁美玲的四姐和弟弟31日抵达北京,下榻于机场路上的丽都酒店。弟弟已经是第二次为此事来京,上次我俩见过。她四姐是第一次来,打算独自赴马等消息。据说是他们的母亲再三要求下,四姐才不得不做此计划。四姐也是生意人,跟弟弟一样都很忙。为了亲人大家把手中的生意都放下了。弟弟长期承包铁路铺轨工程。
翁四姐身上穿的是由马航乘客“家属委员会”统一制作的上书英文“为MH370祈福”的T恤。
今晚我应约再次前往丽都与翁家人见面,我到的时候马航每日例行的新闻发布会刚刚完毕,照旧没有什么新闻。
翁的弟弟领我去了他们的房间。原来这次马航把他们安排到了丽都酒店下榻,上次翁弟弟跟许多家属一起都被安排到蟹岛(京城一个著名的度假村)了。他当时感到住处很不方便,这次显然比较满意。言谈话语中对马航的怨气也少了许多。
几天不见,翁的弟弟似乎老了不少。他一边带着100多人在给郑-太高铁铺轨,一边关注着姐姐的命运。
我的到来对姐弟多少起到点儿心理安慰作用。衷心希望他们能够坚强地等到最终结局——潜意识里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希望包括翁美玲(原名翁亚明)在内的所有人都依然健在,终将平安归来。希望“马航370事件”整个都是一个“愚人节玩笑”,毕竟马方的表现太不正常了,始终让人分不清他们说的那句话是真的。
晒照片给翁亚明“引路”
翁弟弟带我进入他们下榻的房间后立即拿出一打照片来。这是我上次见面时要求的,同时也表达了他和家人的希望:把照片放到网上,用亲情呼唤姐姐,盼她早日冲破黑暗,找到回家的路。
翁美玲跟她的母亲长得真像!衷心希望亲情像一盏燈照亮她回家的路!
翁美玲(亚明)的弟弟一再请求我多晒一些照片,期望姐姐能够感受到亲情的力量。
翁亚明的四姐提起妹妹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她明天去拿签证,将尽快奔赴马来西亚,到那里等待消息。
翁与前夫离婚前一家四口的合影。弟弟说这是姐姐最艰苦的时期,照片里是当年她在朝阳区租的平房。
当年翁与前夫共同创业,生产销售几种以苦荞为主要原料的保健品。
丽都酒店继续充当马航的“服务中心”
我到的时候大概是5点半左右,丽都酒店大院内外停了不少警车和救护车,但当我9点离开时注意到警车和警察都不见了。由此可见家属们的情绪已经趋于稳定。从他们的表情上看显然已经轻松了不少,甚至显得比之前更有信心了。亲情的力量是无限的!
来自台湾的义工主要负责给家属们做心理辅导。大堂入口处新安装的两个安检门隐约可见。
一楼的自助餐定时开饭,保障家属们的一日三餐。
寻找失联航班没有时间表
无论是媒体报道,还是各方的表态,大家都不敢给搜救马航370设定时间表。
无论结局如何,马航以及马来西亚政府肯定都是最大的输家。其实他们欠的主要是一个态度——一个坦诚的、真心打算解决问题的态度。家属们和所有国人最愤怒的也就是这一点。倘若马航和马政府从一开始就把他们所知道的一切原原本本、不加掩饰地说出来,哪怕是错的,人们也会给予原谅和理解。毕竟天灾人祸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可惜他们也太“马来西亚”了。
“马来西亚”从此多了一种解释,而且是一个“贬义词”。这恐怕是全体马来西亚人都不愿看到的。
就我本人而言,近两年一直在培养对马来西亚的友好感情。原因很简单,马来西亚当时是我奶奶“投奔自由”的地方——作为一个“新女性”,我奶奶厌恶了她认为“没出息”的我爷爷,抛下不满4岁的唯一的儿子——我父亲,只身前往山打根跟随她的亲哥哥——一位报人,后来跟着哥哥随报社辗转至当时也属于马来西亚的新加坡。去年初我参加马来西亚长青集团在北京举行的新年年会时,非常高兴地结识了一批“马来西亚老乡”——那可是我奶奶的“第二故乡”。
可惜我对马来西亚的美好印象还没来得及培养起来就终结了。这种情感何时能够重新拾起来只有天晓得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句话,做人不能太“马来西亚”了!
马航370上的同胞们,祖国亲人在等待你们平安归来!
夜幕下的丽都酒店似乎也在努力地把灯照得更亮一些,期望远方的亲人能够感受到祖国的温暖。
注:有关马航失联航班乘客翁美玲(亚明)的情况参见本人之前写的几篇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