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湾的月亮》第四十八章:从农民银行到红牛奶粉
(2011-09-07 14:33:05)
标签:
孟加拉国孟加拉湾的月亮农民银行红牛饮料澳大利亚杂谈 |
分类: 纪实 |
孟加拉国混乱不止的根源还是贫困。正因为我比较关注贫困问题,跟在孟的各种国际和当地公益慈善组织的联系就比较多。不仅经常参加他们的各种会议和活动,也通过对他们的关注看到了许多对中国有借鉴意义的事物。比如孟加拉国著名的农民银行,我仔细研究了他们的小额贷款经验,并且参观了一些当地的项目点,跟受助村民聊天,了解他们的进步和变化。后来我写了有关孟加拉国农民银行的内参,建议国内加以推广。回国后不久,中国政府宣布将在贫困地区推广小额贷款项目。贷款原则也跟孟加拉国农民银行差不多,即所谓“贷女不贷男”——女人比男人更可靠,此外还有成家的女人才贷,单身或未婚的不贷,大概也是从责任感的角度来考虑的。
1998年,我随中国港湾总公司扶贫办主任采访云南省怒江州的扶贫项目时,特意去贡山县普拉底乡访问了参加小额扶贫贷款项目的村民。可惜的是前不久(2010年)普拉底乡的项目村遭受泥石流袭击,这些受益村民有的被泥石流掩埋,更多的一夜之间返贫。
有一次亚行在达卡召开交通方面的国际会议,我在会上认识了时任亚行公路专家的张剑飞博士。我采访了张博士,还还写了篇稿子。回国后又在其他会上见过几次。一次他已回国,担任交通部研究院副院长。后来他又接替另一位张司长担任了交通部公路司司长。前几年有一天来了篇分社的稿子,才知道他被中央调到长沙担任市长去了。
孟加拉国的交通问题也是我重点关注的。由于缺乏石头,当地的公路路面很容易变得破烂不堪。孟加拉国的铁路网仍然是英国殖民时代建立的,不仅破旧,而且很不安全。节庆时,旅客太多,火车车厢顶部坐满了人,车厢两边的窗户上也挂满了人。极为恐怖。
海运是外贸的主要交通工具和手段。有段时间CMEC在吉大港建火电厂三期工程,雨季遭遇严重水泥短缺,当地水泥不仅价格飞涨,而且还有价无市。结果耽误了工期。我了解到国内的船不愿运水泥。若干年后我问时任天津远洋老总的魏家福为何国内的船不愿运水泥。他说主要是因为水泥太脏,不容易打扫。当时我就想,假如组织专门的船队,从运水泥去孟加拉国,然后再从孟加拉国运国内十分需要的黄麻和化肥,应该问题不大。
孟加拉国缺少工业,几乎所有的工业生产的商品和主要日用品都靠进口。我在那里用的就是万国货——早上用孟加拉国产的牙膏(北京大宝援助的)和上海香皂洗漱,然后喝杯澳大利亚红牛奶粉冲的牛奶,去市场买巴基斯坦苹果和日本方便面,牛肉当然是从印度走私来的,奶油是欧洲的(当地也有奶油,但我吃不惯),酱油是日本产的,玩的扑克是印度或美国的,停电是用的电筒和里面的电池自然也是中国货。
巧的是,离开北京赴任之前,我还特意去采访了大宝公司一位副总,请他谈谈有关在孟加拉国投资建厂的事情。据说投资得很成功,不仅短期内就占领了孟加拉国市场,而且很快成为南亚老大。有趣的是大宝生产的是廉价护肤品,但谈判时孟方强烈要求加上牙膏。谁知竟然“有意插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行。”看来还是老孟了解当地市场啊。
有关澳大利亚红牛奶粉也有段故事。这种奶粉味道特别好,但是国内始终没见过。我一直很奇怪,还以为这个红牛跟那个什么“红牛饮料”是一家呢。回来几年后才解开谜团。原来澳大利亚红牛奶粉的亚洲总代理是台湾一位叫曹仲植的老板。
我曾长期负责采访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是第一位采访邓朴方的大陆记者。有一次我在残联认识了曹老先生,他当时正与残联领导商议如何在大陆推广他的慈善项目——向残疾人长期捐助轮椅。曹老创造了一种“相对捐赠”方式,即曹仲植基金会每向一个地方捐一部轮椅,当地政府或残联也必须相应捐一部。如此一来,曹老用这种独特的方式保证了此项慈善捐赠的可持续性。
交谈中我们无意中谈到了澳大利亚红牛奶粉。我谈到了自己的困惑。曹老先生解释说,主要是因为现在他本人专注于慈善活动了,他的子女们又不太善于做生意,结果放着大陆这么好的市场没人来做。
1998年,我随中国港湾总公司扶贫办主任采访云南省怒江州的扶贫项目时,特意去贡山县普拉底乡访问了参加小额扶贫贷款项目的村民。可惜的是前不久(2010年)普拉底乡的项目村遭受泥石流袭击,这些受益村民有的被泥石流掩埋,更多的一夜之间返贫。
孟加拉国的交通问题也是我重点关注的。由于缺乏石头,当地的公路路面很容易变得破烂不堪。孟加拉国的铁路网仍然是英国殖民时代建立的,不仅破旧,而且很不安全。节庆时,旅客太多,火车车厢顶部坐满了人,车厢两边的窗户上也挂满了人。极为恐怖。
海运是外贸的主要交通工具和手段。有段时间CMEC在吉大港建火电厂三期工程,雨季遭遇严重水泥短缺,当地水泥不仅价格飞涨,而且还有价无市。结果耽误了工期。我了解到国内的船不愿运水泥。若干年后我问时任天津远洋老总的魏家福为何国内的船不愿运水泥。他说主要是因为水泥太脏,不容易打扫。当时我就想,假如组织专门的船队,从运水泥去孟加拉国,然后再从孟加拉国运国内十分需要的黄麻和化肥,应该问题不大。
巧的是,离开北京赴任之前,我还特意去采访了大宝公司一位副总,请他谈谈有关在孟加拉国投资建厂的事情。据说投资得很成功,不仅短期内就占领了孟加拉国市场,而且很快成为南亚老大。有趣的是大宝生产的是廉价护肤品,但谈判时孟方强烈要求加上牙膏。谁知竟然“有意插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行。”看来还是老孟了解当地市场啊。
有关澳大利亚红牛奶粉也有段故事。这种奶粉味道特别好,但是国内始终没见过。我一直很奇怪,还以为这个红牛跟那个什么“红牛饮料”是一家呢。回来几年后才解开谜团。原来澳大利亚红牛奶粉的亚洲总代理是台湾一位叫曹仲植的老板。
我曾长期负责采访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是第一位采访邓朴方的大陆记者。有一次我在残联认识了曹老先生,他当时正与残联领导商议如何在大陆推广他的慈善项目——向残疾人长期捐助轮椅。曹老创造了一种“相对捐赠”方式,即曹仲植基金会每向一个地方捐一部轮椅,当地政府或残联也必须相应捐一部。如此一来,曹老用这种独特的方式保证了此项慈善捐赠的可持续性。
交谈中我们无意中谈到了澳大利亚红牛奶粉。我谈到了自己的困惑。曹老先生解释说,主要是因为现在他本人专注于慈善活动了,他的子女们又不太善于做生意,结果放着大陆这么好的市场没人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