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加拉湾的月亮》第三十章:跳刀与流氓

(2011-02-16 01:27:57)
标签:

孟加拉国

达卡大学

孟加拉湾的月亮

跳刀

英语

文化

分类: 纪实

我在孟加拉国期间,车里常备几样东西:指南针、跳刀、电筒、扳手。
  有段时间孟加拉国比较乱,反对党经常举行各种示威游行和罢工,社会治安有所恶化,中国人被抢的事情多了起来。我曾考虑买支手枪防身。虽然国内禁枪,但孟加拉国是可以合法持枪的。当时我了解了一下市场行情。德国造的手枪大约1200美元左右就可以买到。因为我有刘教练送的500发德国造手枪子弹,每发进口子弹当地市场价格大约一美元。这笔钱我可以省了。
  不过最后我还是放弃了买枪的计划。一来觉得这样可能将来回国会惹来不必要麻烦,虽然我不可能带枪回国,但将来难说会因为这件事被找麻烦。二来阿祖和他的朋友都是我的保镖,而且阿祖说如果发生大规模骚乱,他会跟朋友们一起带着枪来保护我。
  阿祖的朋友我几乎都见过,我也跟他们都成了好朋友。他们帮了我不少忙。我也帮过他们。比如有位朋友开餐馆,我就借了几万塔卡给他,后来还我的时候我不但没收利息(本来也没说要利息),而且还减免了10%。之外还送给阿祖一些钱。阿祖特别孝顺,我也是大孝子。所以每次他去看母亲的时候我都给他钱,让他替我给他母亲和妹妹买些东西。
  有一年,阿祖的妹妹小学三年级期中考试。考完后我请他们兄妹俩吃饭。在一家中餐馆吃的,因为消费比较高,餐馆老板还给我们免费拍了照。照片我见过但被阿祖拿走了。据他后来告诉我,那天他妹妹其实不太高兴。因为我花钱太多了。
  有一次,我停车在达卡大学门口,坐在驾驶室内等朋友。一伙地痞上来找事。他们围着我的车站成一圈,其中一位凑上来跟我聊天。一开始我没意识到是地痞流氓。只当是友好的年轻人过来凑热闹。所以跟他们用孟语交谈。后来我渐渐感觉不对劲,开始挺高警惕。
  他突然看着我的跳刀说:这把刀真漂亮,能把刀送给我吗?
  我把刀那过来,腾地一下打开跳刀,冷冷地对他说:“NO,I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IT.(不,我拿它有用。)”
  他看我态度突变并且改用英语,立即识趣地走开了。当时我已经快离开孟加拉国了,我的孟语已经炉火纯青,以假乱真,又是地道的达卡“普通话”,比当地大多数人讲得都要更好。
  1985年我第一次去美国的时候,接待我们的美国BIRD公司的司机死活不相信我是在中国学的英语。
  在殖民地国家,适当地选用语言很重要。我跟孟加拉人一般用英语,但当发现对方需要被震慑时我通常立即改用英语。而且我的英语让他们一听就知道不是当地人那种洋泾浜。这种战术百试不爽。
  那次事情过了不久我再次去达卡大学门口时,又一个当地小伙儿走上来。这位我比较熟悉,他住在达卡大学附近,我去那儿常请他吸烟。
  他走过来叫了声:“BOSS!”
  他告诉我说,前几天那天小流氓骚扰我时他不在,后来听说后带了帮人把这些流氓打走了。并警告他们以后不许再出现在这里,“见一次打一次。”
    其实,我在孟加拉国期间一直都很安全,一来我懂孟语,沟通交流没问题,不会因为交流障碍招惹来麻烦;二来我在那里整天也是骂骂咧咧的,跟在国内完全不一样,尤其我完全是能用孟语熟练地进行“国骂”和对骂,让老孟看着有点害怕。摸不清我到底是做什么的。尽管他们大多知道我是中国记者,但在外人眼里,记者的能量有时是“无限”的。而且关键的是,我这个人在孟加拉国期间真实有点无所不能、横行天下。我往来的既有黑老大、警察,也有当地的富商、官员,再加上又是当地人本来就有点怕的外国人身份。所以我从来没遇到过安全问题。可谓一没被偷过,二没被抢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