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2015-06-16 07:30:05)
标签:

都江堰

主体工程

二王庙

玉垒阁

旅游

分类: 国内旅游、摄影
    这次川西行还有一整天时间,用这一天很想彻底参观一次都江堰公园,其实这个公园几乎包含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全部内容。到都江堰市已经有好几次了,但都没有进入公园,2008年大地震后也来过一次,但那时这里是重灾区,公园和南桥都封闭。带着对古代文明的膜拜与崇敬,怀揣着对先贤的钦佩与追思,拜水都江堰,终于四月二十三日得以成行。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在游览都江堰、青城山后留下的墨宝“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都江堰市选定将其作为旅游宣传口号,到处都能看到这两句经典语句。余秋雨先生曾在其书中写道:“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都江堰因水而受到人们的膜拜。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在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侧的岷江上,战国时期(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众凿离堆,开堰建渠,为天府之国带来福泽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虽然其貌不扬,丝毫没有长江三峡的磅礴气势,却润物细无声,成就了“天府之国”的美誉。这就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以无坝引水为特征,迄今仍在恩泽川蜀大地一项伟大杰作——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我们的游览行程是从离堆公园大门进入,看宝瓶口,看离堆,飞沙堰,鱼嘴,安澜索桥,二王庙,玉垒阁,玉垒山出口,游览完整的一圈。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来到离堆公园中的堰功道,两旁站立着的是自古至今为都江堰修缮立下功劳的功臣的雕像。仔细地端详着这些曾经为这片广袤沃野留下万代功勋的先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都江堰主体工程修建在岷江出山口处。这里群山环抱,气势恢宏,景色绝佳。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的功效。鱼嘴”做为分水提,把岷江水一分为二,分为内江和外江,“飞沙堰”溢洪道把多余的洪水和流沙排入外江,“宝瓶口”引水口做为自行调控的节制闸,是自流灌溉渠系的总开关。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鱼嘴分水堤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位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飞沙堰“泄洪道”具有泄洪排沙的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组成部分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自动泄洪,使多余的内江的水排入外江正流使内江不受洪灾。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是前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岷江水夹杂着轰隆声顺势奔涌不止,但它们一到了宝瓶口就好像变乖了似的,水速骤然变缓流向成都平原。在飞沙堰,不同形状的石头和许多泥沙躺在溢洪道上,延续着两千多年来既能减少泥沙在宝瓶口周围的沉积、又能减缓水速的功能。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我国著名的五大古桥之一安澜索桥,全长261米,横跨内江外江,摇摇晃晃地走在桥上,此时脚下奔腾不息的滔滔江水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雄浑神奇,和概叹人类的伟大。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做为一项2000多年前修建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没有雄伟的大坝,也没有秀美的景观,她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其最伟大之处即都江堰建堰两千多年,她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因势利导、顺势而为”,都江堰水利工程体现出来的治水哲学思想和经验,尤其值得今人思考和借鉴。人们为了纪念李冰父子,建了一座李冰父子庙,称为二王庙。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来到二王庙,参观李冰父子治水的丰功伟绩和他所留下来的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决“遇弯截角、逢正抽心”。那个微缩的都江堰景观沙盘让人直观地了解了这项工程的全貌。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都江堰不仅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00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杰作。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从二王庙出来,走松茂古道步行上玉垒阁,这次要参观彻底,不留遗憾。也不愿去乘坐电梯。在这么好的空气,温度下,还是步行舒服。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玉垒山顶上海拔高863米,玉垒阁位于玉垒山之巅,为都江堰市区内最高点,在玉垒阁上,可东观都江堰市全景,西览都江堰水利工程全貌。滚滚岷江、巍巍古堰,幽幽青城、古城市井尽收眼底。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登高望远,站在玉垒阁顶倚栏远眺,远山近水,美景尽收眼底。是一件大大的美事。同时也提醒大家,步行上山的石梯很陡很长;爬山很热,山顶的风又很大,很容易感冒。由于我们抵达玉垒阁之时,已经是下午一时,下山吃午饭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半过了。游的很爽,但是很累。加之玉垒公园单独收40元门票,上玉垒阁的人很少。我们在玉垒阁上碰到的游人不超过20人。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4)拜水都江堰
   

川西行(游记)至此结束,谢谢朋友们观赏与鼓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