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奥林匹克国家公园(2)

标签:
美国奥林匹克国家公园弗拉特里海角温带雨林 |
分类: 境外旅游、摄影 |
第一天游览完两个景区后,带着激动与满足,住宿“天使港”。其实我们第一天游览的“新月湖”与我们住宿的“天使港”还有另外一个故事,那就是描写吸血鬼故事的大片“暮光之城2——新月”正是在新月湖和天使港拍摄的。下面还是接着介绍第二天的行程。
三、弗拉特里海角(Cape Flattery)
美国大陆最西北是华盛顿州,华盛顿州的西北角是奥林匹克半岛,而奥林匹克半岛的西北角就是Cape Flattery,这就是美国大陆的最西北角,应该称之为美国的“天涯海角”。
第二天早上八点出发,途径新月湖,一路上有看不完的美景,经过多个海滩。驱车两个半小时到达目的地——美国大陆最西最北的弗拉特里海角。
路上美丽无比的海湾,
车停在一个离美国的“天涯海角”——弗拉特里海角有将近一公里距离的停车点,开始步行这近一公里的森林小道,这完全是在享受美丽大自然里的踏青;享受在原始森林里穿行的兴奋与神秘。特别是听说曾经发现过美洲豹。
啊,终于到了,美国的天涯海角!左前方是浩瀚的太平洋,正前方是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海湾。这里水天相接,浪花拍岸,岩洞、礁石、岛屿、浪花组成一幅幅美丽无比的图画。完全保存了峭壁、岛屿、海湾的原始粗犷之美。为此,当地政府把太平洋沿岸50英里内的海域划归公园。
灯塔以北的航道线另一边就是加拿大的温哥华岛。
“天涯海角”——弗拉特里海角之美,可以说无与伦比,是我一生中从未见过的,在此时间已经过去近两个小时,还久久不愿离去,尽情地按动快门,真想把这原始的自然美景全部装人相机。儿子已经多次来看过,但看到我们如此兴奋,如此留念,也再三鼓励支持我们多看看,多拍摄些难得的珍贵留念。
从天涯海角到温带雨林车行近两个小时。这时,又进入同样是美不胜收的另外一个世界。
四、Hoh温带雨林
奥林匹克公园最有特色的,或者王牌应该是温带雨林。这里拥有西半球最大、最好的原始温带雨林;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奥林匹克国家公园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温带雨林的形成是,从太平洋上吹来的温暖而湿润的西南风,遇到高大的奥林匹克山脉阻挡后形成降雨。这一地区每年平均有2000-3000毫米的降水量,Hoh雨林一代降雨量竟高达每年4000毫米,大约是多雨的西雅图的4倍。这里土地肥沃、雨量充沛,适于树木生长。冷杉、云杉、铁杉、雪松和地衣以及菌藻杂长在一起,构成一幅典型的雨林植物图谱。厚厚的青苔地面,有藤蔓缠绕的枫树,给林区增添了神秘气氛。密集的树林夹带着苔藓编织成的厚帷,把日光滤成黄绿的颜色,显得阴森可畏。但在这幽深静谧之中,上下左右又无处不是一片苍翠,使人仿佛潜身绿海之中,置身于琉璃世界。
这儿有一些世界上最大的针叶树,最高达95米;枫树跨径可达12米,周身长满苔藓。地上灌木丛生、野花遍地,到处是厥类和地衣。
游览的后半程,有将近一个小时没有看到其他游客,只有我们三人在行进,一度林中阴暗下来,又闻到大型动物的尿擅味,真是感到神秘气氛越来越浓,阴森可畏的感觉从后脑升起。我也曾经怀疑是不是迷路了,好象老转不出去。有了这些,使我们更加感到刺激与震撼。
使人极度震撼的温带雨林风情。
树也有长成这样子的。这是我见到最大的树。直径为6米。在奥林匹克公园,要直径4米以上的才算大树。
看完最后一颗大树,已经是下午六点,应该启程返回。返回不走原来坐轮渡的路线,轮渡等渡船太久。改走往南边绕行,两边用时应该相差无几。在GPS上查路径约260迈,约400公里以上。儿子开车技术很好,车的性能也很好,返回西雅图家中已经是晚上十点过。两天下来,儿子很是辛苦,第一天开车在七个小时以上,第二天开车在九个小时以上。整个旅行的联系、安排、驾车、导游、开支全是儿子处理。我们夫妇俩内心十分感激。我们高兴的不仅是游览到了让我们激动不已、从未见过的胜景;而更高兴的是看到儿子的积极、乐观、开朗的精神面貌和办事的细致、周全、大气和一往无前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