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已经到来,我开博的近一年中曾多次想把赴美的一些感受写出来,介绍给朋友。其中,最有感受的是美国硅谷、美国的教育、美国的交通、美国的人文、物价等等。我想就从现在起陆续推出吧。当然也少不了旅游的感受与见闻。
说到美国硅谷,搞科学、技术、工程的人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因此才会出现世界到处有硅谷,如美国波士顿的“第二硅谷”、“日本硅谷”、“韩国硅谷”等。中国也不例外,有北京中关村硅谷、上海浦东硅谷、广东深圳硅谷,我们重庆的微电园称之为
“西部硅谷”。
美国硅谷指的是加州旧金山湾与西边之圣塔克鲁斯山脉(Santa Cruz
Mountain)间的近百公里狭长地带。其地域主要是圣塔克拉拉市(San
Clara)、密勒比达斯市(Milpitas)、弗利蒙市(Fremont)
、以及桑尼维尔(Sunnyvale)、山景城(Mountain View)、帕拉阿图(Palo
Alto)的一部分,直到圣荷西市(San Jose)。101与880这两条主要高速公路贯穿其中。
硅谷是美国最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也是世界最为知名的电子工业集中地。它是随着微电子技术高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其特点是以附近一些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国一流大学斯坦福、伯克利和加州理工等世界知名大学为依托,以高技术的中小公司群为基础,并拥有思科、苹果、谷歌、英特尔、惠普、朗讯、雅虎、甲骨文等世界顶级高科技公司,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目前硅谷已有大大小小电子工业精英公司达20000家以上,所产半导体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约占全美1/3和1/6。
硅谷是美国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更是美国信息产业人才的集中地,目前在硅谷,集结着美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科技人员达100万以上,美国科学院院士在硅谷任职的就有近千人,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达30多人。硅谷是美国青年心驰神往的圣地,也是世界各国留学生的竞技场和淘金场。在美国硅谷的高科技人才,来自世界各国,除美国本土人外,比例最大的则是印度人、华人与欧洲人。现在,华人控制的硅谷公司逐步增加,现已达2000家以上,当然,最上层的还是台湾华人居多。而现在,来自中国大陆的华人则越来越多;中国大陆的“华为”集团、电视机厂家康佳公司和计算机公司联想集团等都已在硅谷建立了自己的科研实验基地。
在硅谷,高学历的专业科技人员往往占公司员工的80%以上。大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佼佼者,他们不仅母语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也各有所异,所学专业和特长也不一样。如此一批科技专家聚在一起,思维活跃,互相切磋中很容易迸发出创新的火花。目前,硅谷高新技术公司的创立和资金投入方兴未艾,仍然呈现出发展的趋势。
硅谷汇集了美国三分之一的创投资金,在硅谷大约十天便有一家公司上市。美国百大企业中,硅谷占了至少四十家,包括全球股票市值最大的公司思科系统、英特尔等。据估计,硅谷创业成功的比例,在5%到10%之间,或是成功筹集资金正式营运,或是虽然没有上市却被大企业购并,这些都是新的创业公司所向往的。就是这种不断创业,不断挑战自己创新纪录的硅谷精神,让这面积一千五百平方英哩的谷地聚集了各国的精英。
在硅谷,知识就是工作,知识就是财富,对于所有科技员工来说,都是非常尽职尽责的,他们的工作不是要老板做考勤,而是自觉高质量的完成工作,做出成绩,有创意。上班时间是灵活的,很多人是10点、11点甚至下午才上班,但是,他们往往到了下午8点、9点甚至10点下班也是常事。除了完成每天的工作,知识更新也是一门必修课。为了跟上高新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人都不得不废寝忘食,每天的工作和学习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如稍有懈怠,明天就会有被淘汰的可能。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建设,硅谷已经成为完善的社会,生活的各种供给都非常方便。比如我们华人生活习惯所需要的食品、调料,极为丰富,东南亚各国的华人超市比比皆是。而硅谷的房价则是除纽约以外算是最高的了。硅谷处于地震带,建造的大多是木屋别墅,租一套两室一厅配套齐全(含家具)每月约为2000美元左右。买一套连体别墅200平米大约为50万美元。而一套独栋别墅则要70万美元以上,好的学区则要100万美元以上。
全世界的精英聚集硅谷,创造它今日的奇迹与繁华。这群全球高科技精英除了美国人外,中国人与印度人已经成为极其重要的力量,致使中国人与印度人在硅谷成为「IC」两个字的代表。一方面他们这么投入的硅谷精神令人敬佩,另一方面他们又付出许多艰辛与代价。阳光加州,有着一群可敬的硅谷人!
下面配一组笔者拍摄的旧金山、因特尔、斯坦福的照片,供欣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