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古诗词常用典故汇总(二)

标签:
转载 |
原文地址:古诗词常用典故汇总(二)作者:梦笔山人
![[转载]古诗词常用典故汇总(二) [转载]古诗词常用典故汇总(二)](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商女
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王安石《桂枝香》
杜康
《说文解字》中说:古代的杜康(也叫少康)发明制作了箕帚和高粱酒。后就用“杜康”作为酒的代称。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瑟瑟
原为绿色宝石的名称,后来借指绿色。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红豆
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鸡黍
《论语》载,子路随孔子出游时落了后,遇见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染指
典出《左传·宣公四年》,比喻沾取不应得的利益。
区区染指畏尝鼋。—— 陆游
《正月十六日园中偶赋》
掣肘
典出《吕氏春秋·具备》,比喻办事受牵制,不顺利。
涉世几灭顶,欲为多掣肘。——李纲
《次韵谪居三适·午窗坐睡》
方寸
典出《三国志·蜀志》,指人的心。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李清照《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
捉刀
典出《世说新语·容止》,比喻代人写文章。
帘前挝鼓吏,床上捉刀人。——袁宏道《邺城道·其四》
下榻
典出《后汉书·徐稚传》,原指礼遇贤者,现一般指接待贵客,也借指住宿。
下榻筵宾供啸咏,凝香罢寝助风骚。——李弥逊《题薛直老府园万象亭》
春秋
典出《诗经·鲁颂》,比喻年龄、岁月或借指古代史、历史。
日夜沐甘泽,春秋等芳丛。——唐·张九龄《杂诗五首》
梨园
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白头垂泪话梨园,五十年前雨露恩。——白居易《梨园弟子》
抱柱
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坚守信约。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李白《长干行》
请缨
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喻杀敌报国。
请缨无路痛何如,且读人间有用书。——宋·王松《请缨》
钓鳌
传说古渤海东面有五座大山随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只大鳌顶住,山才固定不动。友伯国有一巨人举起脚来跨出没几步,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钓去只六只鳌,因此,有两座山就沉入海底了。后以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
未夸观海作,空郁钓鳌心。——李白《赠薛校书》
还珠
古时合浦地主盛产珍珠,但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去了。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
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
青眼
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讨厌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露出眼白,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与此相反的是“白眼”。
菊花黄处回青眼,枫叶红时对白头。——杨慎《重寄张愈光》
红叶
代称传情之物。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中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的人。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朱淑真《恨春》
神器
指帝位、政权。《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己。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高宗下诏传神器,嗣皇御殿犹挥涕。——陆游《三山杜门作歌·高宗下诏传神器》
陶朱
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相传他帮助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后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来称富商。
寄语陶朱公,富与君相似。——寒山《诗三百三首》
秋水
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春山,指眉。
连理枝、比翼鸟
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思爱夫妻的比喻。相传旧中国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她衣服,结果还是跌下去,死了,留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鸣。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的《长恨歌》
青梅竹马
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丝,日长蝴蝶飞。——唐·冯延巳《阮郎归》
问鼎
《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禹铸九鼎,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有凯觎周室之意。后遂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群雄竞起问鼎,老贼傍观朵颐。——刘克庄《录汉唐事六言五首》
见背
背,离开。谓父母去世。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高堂嗟见背,大块实劳形。——陈子升《礼诵后作寄道侣》
逐鹿
《汉书·蒯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六朝旧事、南朝旧梦:表示往日富贵繁华的生活。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魏徵《述怀》
击楫
祖逖帅兵伐苻秦,渡江于中流,祖逖手敲船桨(中流击揖),向众人发誓说:“祖逖此去,若不能平定中原,驱逐敌寇,则如这涛涛江水,一去不返!”后遂以“击楫”等指晋祖逖统兵北伐,渡江中流,拍击船桨,立誓收复中原的故事。后亦用为颂扬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壮志之典。
六师同击楫,千队肃衔枚。——冯琦《送操江张中丞二首·其一》
碧血
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后来也用“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
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关汉卿《窦娥冤》。
折桂
比喻科举及第。典出《晋书》:“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幸穿杨远叶,谬折桂高枝。——白居易《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翟中丞》
前一篇:[转载]做人的最高境界:抱朴守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