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语林趣话·诗趣(9)|李屹之主编

(2024-03-09 12:29:58)
标签:

转载

[转载]语林趣话·诗趣(9)|李屹之主编

题《杨妃病齿图》
明·冯海粟
华清宫,一齿痛;马嵬坡,一身痛;
渔阳鼙鼓动地来,天下痛。

咏淡酒
明朝时,杭州酒味淡薄,多为掺水所致。有人作《行香子》词以“咏”之:
湖水澄清,水价廉平,升半酒,掺做三升。茅柴焰过,肚胀彭亨。
教君霎时饮,霎时醉,霎时醒。听得渊明,说与刘伶:这一瓶,约莫三斤。
君还不信,把秤来称,有一斤酒、一斤水、一斤瓶。

咏蛙诗
吴人杨牧,幼年时即聪慧过人,人皆称其为神童。一日,他的哥哥杨发令他以蛙为题咏诗,他便作了下面一首诗:
兔边分玉树,龙底耀月仪;
会当同鼓吹,不复问官私。

咏蚊诗
泰州西溪地方多蚊,衙门问案时,左右常以艾烟熏除。有一厅吏,一日醉倒公堂,竟被蚊子叮咬至死。据传范仲淹作了下面这首有趣的诗来记此事:
饱似樱桃重,饥如柳絮轻;
但知从此去,不要问前程。

咏夜挫牙
何事响吱喳,先生夜挫牙。浑如金砺石,宛似玉磋沙。
有鬼魂皆碎,无人肉不麻。问渠何切齿,三等插金花。

咏谢安墩
王安石好与人争,在朝时,常与其他大臣争辩新法;在野时,则常在谢安墩争论。于是写了下面一首诗:
我名公字偶相同,我屋公墩在眼中;
公去我来墩属我,不应墩姓尚随公。

观鱼诗
宋·杨万里
老夫不禁热,跣足坐瓦鼓。临池观游鱼,定眼再三数。
鱼儿殊畏人,欲度不敢度。一鱼试行前,似报无他故。
众鱼初欲随,幡然竟回去。时时传一杯,忽忽日将暮。

酸酒诗
隔壁人家酿酒浆,钻入鼻孔拆入肠。
宾朋对坐攒眉饮,妯娌相邀闭眼尝。
宜煮虾鱼宜拌肉,好烧芋艿好藏姜。
劝君收向厨中去,莫把区区作醋缸。

劝夫诗
《随园诗话》载:清时,杭州多闺秀,当时有一位夫人,貌美而贤淑。然而他的丈夫却生性风流,喜欢在外面沾花惹草,夫人对他无可奈何。她担心他长此下去,有一天会染上恶疾,于是就作了一首诗来规劝他:
此去湖山汗漫游,红桥白社更青楼;
攀花折柳寻常事,只管风流莫下流。

送行诗
三山地方有一郑汝昂家极贫,但为人滑稽,善作诗。他有一个亲戚到广东去做县令,临行前,郑作诗送给他,亲戚阅后不禁开怀大笑。诗如下:
三尺儿童事未谙,饥来强扯我烂衫;
老妻牵住轻轻语,爹正修书去岭南。

九字诗
在七言诗之后,到了明清两代,有人别出心裁,创作了九言诗。中峰和尚就有九言诗一首。题目是《梅花》:
昨夜西风吹折千林梢,渡口小艇滚入沙滩坳,
野寺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

黄台瓜辞
唐朝,武则天先废了太子李忠,又毒死亲生儿子太子李弘,立了太子李贤。后来,李贤发现武则天开始逐渐嫉恨自己了,联想到两个兄长的可悲下场,便作了一首《黄台瓜辞》,以黄瓜花比喻兄弟三人: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三摘尚自可,摘绝抱蔓归。

浇书摊饭
苏东坡把晨饮称之为浇书,李黄门把午睡叫做摊饭。陆游因此作了这样一首有趣的诗:
浇书满挹浮蛆瓮,摊饭横眠梦蝶床;
莫笑山翁见机晚,也胜朝市一生忙。

乞猫诗
宋朝某年秋,黄庭坚为鼠所苦,乃向友人乞猫,用以捕鼠,并吟了这首乞猫诗:
秋来鼠辈欺猫死,窥瓮翻盘搅夜眠;
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

题《海蛳图》
一日,唐伯虎出游遇雨,过一皂隶家,皂隶听说是大才子唐伯虎,出纸笔求画。唐寅画海蛳数百,题其上曰:
海物何曾数着君?也随盘馔入公门。
千呼万唤不肯出,直待临时敲窟臀。

白玉烟壶诗
清乾隆年间,长洲相国彭文敬在朝时,得到一只御赐的白玉烟壶。上镌山水,一背纤,一乘舟,极其工细,上有乾隆手制诗:
船中人被利名牵,岸上人牵名利船。
江水滔滔流不住,问君辛苦到何年。

《黄莺儿·抹布》
尊相犯水星,湿淋漓,过一生;昔日华靡今休论,喜混浊同尘,更相寻无憎。
半生薄禄多余渖,没收成揩柜抹桌,即此是终身。

《黄莺儿·踢毽》
只为两文钱,做虚头,一线穿,浑身装些花毛片,撇入在眼前,卖俏在脚尖。
翻来覆去,一似风前燕,这身边方才着脚,又到那身边。


《黄莺儿·蚊》
古时有人以蚊子比妓女,咏《黄莺儿》云:
名贱且身轻,遇炎凉,起爱憎,尖尖小口如锋刃,叮能痛人,叮能痒人。
娇声夜摆迷魂阵,好无情,偷精吮血犹自假惺惺。

《得胜令·咏指甲》
宜将斗草寻,宜把花枝浸,宜将绣线匀,宜把金钗绺,宜操七弦琴,宜结两同心。
宜拖腮边玉,宜圈鞋上金,难禁得一掐,通身沁。知音,治相思,十个针。


套改李白诗
唐代李白有一首《听蜀僧浚弹琴》,描绘了美妙动人的琴声:
蜀僧抱绿绮(琴名),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遗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清朝有人套用这首诗的形式,来描写官场,读来颇为有趣:
皂隶拖竹板,直入公生明。为我一吆喝,如听犬吠声。
积威震阶陛,余响落堂楹。明日丢官去,萧萧独自行。

戏仿李白诗
李白有诗云: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后有人戏仿之:
小时不识雨,只当天下痢。
小时不识雷,只当天放屁。

套改“太行”诗
传说清朝时候,有一个文人,从太行山路过,走得疲乏了,便在葫芦崖下歇脚,他一边休息一边欣赏着太行山的景色,一时来了诗兴,在石壁上题诗一首:
人见太行愁,我见太行喜,
我不喜太行,家住太行里。
后来,又有一个文人路过这里,读完这首诗,他也想写一首诗作留念,但东想西想总想不出来,后来便在头一个人这诗的侧边这么写道:
人见葫芦愁,我见葫芦喜,
我不喜葫芦,家住葫芦里。

夜半不敢长伸腿
明太祖朱元璋幼年孤贫,曾帮人牧牛,也曾入皇觉寺当小和尚,托钵云游化缘。他曾写诗一首,记当年情景:
天为罗帐地为毯,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半不敢长伸腿,惟恐江山一脚穿。

古来烟客几人回
唐朝诗人王翰有一首著名的边塞诗《凉州曲》,描写了边关的悲凉和战争的悲壮: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清代有人套改这首诗,描写那些在高级烟馆里抽鸦片烟的人:
葡萄洋酒夜光杯,欲饮琵琶榻上催。
醉卧烟床君莫笑,古来烟客几人回。

夜半枪声到客船
苏州寒山寺,因唐朝张继的《枫桥夜泊》诗而远近驰名: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南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老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寒山寺也庭院荒芜,没有游人了。面对这样的惨象,有人便把张继的诗改成了这样:
月落儿啼妻哭天,江南劫火不成眠。
姑苏城外寒衣尽,夜半枪声到客船。

不将山水带还乡
明代刘应麟,字芝阳,江西鄱阳人。在江苏巡抚任上告老还乡。他为官清廉,严于律己,关心百姓疾苦。临走时,在巡抚衙门墙上写了上面一首诗:
来时行李去时装,午夜青天一炷香。
描得海图留幕府,不将山水带还乡。
诗的大意是:我来时带来什么,走时也只带走什么,这事是有天可以作证的。我连画的海图都留下,连“山水”我也不带。刘应麟的清廉,令人感叹不已。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