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说独立

(2015-06-21 18:10:34)
标签:

育儿

分类: 番茄爱学习
       独立,汉语词语,指单独的站立或者指关系上不依附、不隶属。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某事。在对于孩子的成长上独立,通常是说,不依赖父母独自处理自己的事儿。不同年龄的孩子,独立的内容当然也是很不相同,从生活独立开始,走向思想独立,最后走向经济独立。当有一天孩子离开我们的时候,能自己独当一面,自己能过得很好。父母希望孩子慢慢成长,最后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是思想、人格还是生活的能力。孩子不是父母的翻版,也不是父母分延伸,有着和父母不同的性情,不同的品格,不同的感知,不同的期望和不同的梦想。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练习,慢慢适应成为独立的个体,父母们要学习慢慢放手,给孩子机会去尝试,去失败,去总结经验,最后游刃有余面对一切,独立并不是要甩手不管,让孩子自己限于孤立无所依傍的境地,而是始终站在孩子的背后,支持和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有责任感的,有能力的人。
    要做到这些,做父母的一样也需要学习和修炼,这是我们为人父母的必修课。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独立。除了刚才说的汉语词语的意思意外,独立是允许孩子为他们自己做事;独立是允许孩子为了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而努力;独立是允许孩子从他们自己的错误中学习。初为父母的时候,我们总是忍不住出手相助,在我们不该出手的时候。我们心里也许给自己个借口和台阶,孩子还小,我帮他系个鞋带不至于变成个依赖我的人吧?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通常也忍不住第一时间跳出来帮他出主意,解决问题,甚至还横加指点孩子自己的方法不好,一定会碰壁之类之类,直接让孩子听我们的意见,而不去尝试自己的探索。要知道,每天一点一滴地蚕食孩子独立的机会,最后孩子也许就是个随时依赖别人的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没有存在的价值,怨恨,挫败,生气,甚至对父母有敌意,觉得父母是管束让他们窒息。
    我想没有一个父母愿意让孩子成长这样的人,也没有一个父母希望养孩子养出个“仇人”,要怎么办呢?首先,我们自己要有知觉,时刻告诉自己,要给孩子独立的机会。再者,就是要有方法。那么父母在鼓励孩子独立自主的时候,又可以怎么做呢?通常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机会。尤其对于年幼的孩子,父母如果为了图省时省事,叫孩子起床,给孩子穿衣服,扣扣子,告诉他们穿什么,吃什么......事无巨细,全部替孩子做主,孩子就像一个提线木偶,当孩子要挣扎,要主张自己的独立权益的时候,冲突也许就会出现了。有时候,甚至是看到孩子不需要我们照顾周到的时候,还有强烈的失落感。但为了孩子,我们必须要勇敢面对一切,我们要坚信,孩子会给我们惊喜,需要的是我们的支持鼓励和祝福还有信任。他们要发展自己,有强大的内心和自信,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2、尊重孩子付出的努力。当孩子的努力得到尊重的时候,他们就会集中精力去解决问题。也许开始的时候,做得不够完美,但又有什么关系呢?面对挑战,我们需要的是一次又一次重头再来,小时候是对鞋带的挑战,长大了,也许是更多的是梦想的挑战。失败可以重头再来,当系鞋带的成功经验给孩子带来成就感的时候,想过没有,这些成功的体验会让这坚定地去面对以后人生中的一切挑战,不气馁,不放弃,总有成功的一天。这种对自己的信心,就是从小的练习开始。从我们尊重孩子付出的努力开始。鼓励的时候,切忌说,这很简单,试试看。让孩子觉得自己成功了,也不过是个简单的事情,没啥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如果我们说这有点困难或者不太容易,那么孩子完成以后会有成就感。
    3、不要问太多问题。问太多问题会让人觉得生活受到了侵犯,孩子们想说的时候自然会跟你说的。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肯定是天下父母都一样,我们希望了解孩子的一切,当我们经常发现连炮珠地问问题,让孩子下意识躲得远远的不想回答,反而当我们很淡定地问候的时候,孩子有了倾诉的渴望,我们需要的只是耐心聆听,感受孩子的一切感受,和孩子站在一起,如此就好。还要注意不要问孩子今天开心么?这会让孩子对自己的不开心有压力,怕家长失望。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每一天都很开心。要注意自己的问题可能带来的后果。
    4、不要急于回答孩子的问题。当孩子提问的时候,首先要让这自己去寻求答案,或者听听孩子的答案,有些时候,孩子的问题不像我们听起来的那样,而是背后有他的问题,或者只是他通过与我们的对话,在梳理整理完善自己的想法,在更清晰地理清楚头绪,当他在表达的时候,也许他想要的答案就出现在他脑海里了。当孩子自问自答解决了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及时给予鼓励,少说多听,一定没错。我记得在我家纵横同学小时候,我曾经犯过的一个错误。当年孩子才2-3岁吧,我很期待他问我关于水的问题,于是我做了充足的准备,随时等着他来问我,这一天终于来了,一天晚上读完睡前故事关灯以后,孩子问我水是从哪里来的?我真的快要兴奋得笑出声来,于是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来,从水的三种形态,到水分子的组成,到江河湖海......我都不知道自己讲了多久,讲完后,我得意洋洋地等着孩子的反映,结果纵横同学嚎啕大哭起来,我当时立马吓傻了,我的天哪!这是怎么啦?纵横同学抽抽搭搭地回答说,我觉得我啥都不懂,妈妈你啥都懂,怎么办呀?也说独立 我当时就傻眼了,我都做了些啥?在孩子面前展示我的博学?还是要打击孩子的自信?我立马意识到我的方式出了问题,从那一天起,我会时时反省自己,少说多听,再也不这么滔滔不绝啦。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知识的获得非常容易,自己独立去思考问题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部分,我们要的不是答案,而是孩子在思考问题过程中所收获到的种种能力的锻炼。如果每一次直接给孩子答案,我想剥夺的不只是孩子思考的机会。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和问题本身一样有价值,甚至更有价值。
    5、鼓励孩子在家庭之外寻求帮助。这是让孩子明白,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不光来自于家庭和父母,还可以来自于老师同学,甚至是水族馆的老板,牙医......书本和网络也是特别好用的工具,我们要善用用不同的方式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凡事都有三种以上的解决办法,通过不同的人和事得到的答案也许不同,殊途同归,我们都可以最后到达终点。
    6、要扼杀希望。保护孩子的希望,梦想,还有实现梦想所付出的努力。我们从小都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在我们长大的过程中,很多人失去了他们的梦想,变得现实而无梦,相信大家都明白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生活的乐趣隔壁的来自于梦想,幻想,期待和计划,如果因为我们的一些话扼杀了孩子对梦想实现的希望,那么我想我们都明白孩子失去的会是什么。
     当然在鼓励孩子独立的时候,我们还有一些别的方法:
     尽可能尊重孩子的身体。避免经常帮孩子捋头发整理衣领这些动作,让孩子觉得有侵犯。
     要在细节上过多干涉孩子的生活。“写作业,头抬高”“你用零花钱买这个东西呀?太浪费了......”越大的孩子会越不耐烦,当孩子说“妈---”的时候,就表示“别烦我了。”
     给孩子更多自由空间。每个人都需要自由的空间,无论是空间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偷看日记的坏处我想每个家长都明白,我们有很多别的办法知道孩子在想什么,而不需要通过偷看日记。
     不当孩子的面前议论他们。设想一下当别人旁若无人地议论你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孩子虽然小,他也一样是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无论何时何地尊重孩子的感受是最重要的事情。
     让别人自己去问孩子问题。有些人会问父母孩子的感受,当这个时候,父母无需替孩子回答问题,而是让提问者自己去问孩子就好,这就是对孩子的尊重。
     尊重孩子偶尔出现的“没准备好”。不要去强迫和勉强孩子,总有一天孩子会自己准备好去开始的,每个孩子的成长节奏都不一样,无需纠结为啥其他孩子能做到,自己的孩子还没准备好。早晚而已,没啥大不了的。
     避免说太多的“不”。避免说“不”的方法通常有:1、提供信息2、接纳感受3、描述问题4、尽可能用“是”代替“不”5、给自己时间想想。多说“不”会挫伤孩子的热情,甚至会让孩子来反抗。很多时候语言的力量非常大,我们换个方式说话,就会让孩子愿意合作,而不是选择对抗。多用肯定的语言,而不是否定的语言,当我们学会了用合适的语言和孩子去沟通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天生就是愿意合作的。
    成长的道路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走向独立的道路也不是一马平川的,我们始终和孩子站在一起,站在他们的背后,鼓励他们独立,而不是教育他们独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