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中午,外出回来,看到横同学在写语文作业,我探过身去瞄了一眼,其中一道题是句子缩写,题目如下:
缩写句子:乡亲们长年累月地为一对年过六旬的老人挑水。
横同学缩成:乡亲们一直为老人们挑水。
我认为这样的写法并不合适,跟他探讨,缩写不是改写,缩写是把句子里修饰的词语省略掉,只留下关键词。而且不能根据意思自己选用别的词,比如把长年累月变成一直,虽然意思相近。
横同学非常不同意,他觉得长年累月是个关键词语,是重点。不能直接就省略掉了,否则这个句子就没有了点睛的东西啦。而且因为我的坚持,横同学开始哭了,说我总要干涉他,我也觉得好怨哪,我只想探讨缩写是怎么回事,不是想干涉他的作业。
因为我们互相不能说服,只能打电话给星星老师,请求支援和裁决。星星老老师怎么说我没听见,只看见横同学点头,放下电话还继续哭得很不服气,我接过电话,告诉星星老师横同学为这事都哭了,横同学更哭得伤心,觉得我把他哭的事情告诉老师是个很丢脸的事情。我心里想笑,又有些同情他。
硬把他拽来抱着,拍拍他的背,告诉他,这其实并不是丢脸的事情,我其实为他感到骄傲,因为这种认真研究学习的态度,让我这个做妈妈都感动,没啥可丢脸的。
等他平静,我们继续讨论这个未完成的话题。
——句子里最关键说啥?一个词。
——挑水。
——谁挑水?再来一个词。
——乡亲们。
——为谁挑水?一个词。
——老人。
——这些词连成句子。最简单的。
——乡亲们挑水。
——乡亲们为老人挑水。
这就是缩写。只有树干,没有枝叶。枝叶虽然美丽,也很重要,但现在要的是树干。长年累月虽然是很重要的一个词,但也是公主的外套。公主穿上美丽的衣服,站在舞台上,呈现给我们的是美丽形象,一个句子也一样,如果有很多的修饰,句子变得丰满而完整,是一种美丽的呈现,但如果只穿普通衣服的公主,她也还是个公主,脱去了华丽修饰的公主,她就是公主本身了。
缩写句子,是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挑水这件事。那么谁在挑水?挑水给谁,怎么挑水?接受水的人有什么具体情况呢?这些修饰就像我们要写的作文一样。缩写的反面,就是我们完成一篇作文的过程。把挑水这件事说明白,加上主语宾语,加上修饰的副词,形容词。于是,我们看到挑水这简单的事情,就变成有内涵的活动了,慢慢地,一次次加入细节。
——挑水。
——乡亲们挑水。
——乡亲们为老人挑水。
——乡亲们长年累月地为老人挑水。
——乡亲们长年累月地为一对老人挑水。
——乡亲们长年累月地为一对年过六旬的老人挑水。
句子还可以写得很长,细节还可以再慢慢增加,变成一段文字,最后变成一篇文字。这就是作文的过程。先有一个主题,再进行规划,树干,再组织成一篇文字,让树枝繁叶茂。虽然并不见得每篇文字的过程,方式一定是这样,但这是一个常用的过程。文章写好了,可以提炼,浓缩的过程,就是反过来的过程,就好像缩写,慢慢地最后只剩下了主题。一正一反的这个过程,如果我们熟练掌握运用多了,并不用每次这样的分析解剖出来,在脑子里自然会形成这样的过程。
我们学习的过程,就是要明白这些细微的过程,努力去练习,最后熟练加以运用甚至灵活运用不是教条照搬,这些都是需要学习的,没有人生来就会,貌似简单的缩写句子的过程,其实蕴含了很多背后的东西。
今天我们为此讨论,争论,甚至哭泣,都是我们学习成长的过错,只有我们认真去研究,探寻,总结规律,并且加以练习,最后灵活运用,这才是学习之道呀。
亲爱的孩子,妈妈说的也不一定是对的,你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思考,多质疑,多探讨,才能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之路。这就是成长。
成长的道路上有欢笑也有眼泪,有乐趣还会有很多痛苦,这些最后都会变成财富,变成你成长的礼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