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脱活动探店【桐记小灶儿牛板筋火锅】老北京胡同里的温馨小店 很棒~『Ruby美食』

标签:
桐记小灶儿牛板筋火锅泡菜牛板筋火锅麻酱小料虎皮鸡蛋ruby美食 |
分类: 美食 |
参加活动一个工作日的晚上去的他家,一行8人。话说,他家是这次活动知道的,最早知道牛板筋火锅是独道牛板筋火锅,但也没去过,不怎么好找人,对我来讲,牛板筋火锅还仅限于传说中,这次有机会吃到牛板筋火锅,就十分期待来着。去之前,有网上做功课,他家应该是家新店来的,评价还不多,但评价都很好,完全没有不好的评价,然后就更期待了,哈哈。
那天我大概6点半多到的他家,他家在鼓楼西大街甘露胡同里,位置MS离地铁有些远,但事先做足了功课,地铁鼓楼站出来走大石桥胡同穿过去,还OK的,不算远,走个大概10分钟就能到,比走大路要快很多,大路有点绕。他家店在一个典型胡同里的小平房里,我到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亮起的白色灯箱招牌和店里透出的温暖柔和的昏黄色,有点怀旧但又是现代的,很喜欢那种感觉。店内的装修风格更象温暖的咖啡小店而不是火锅店,店着实不大,以暖黄色为主调,感觉很温暖很干净,在他家吃个小饭感觉很舒服。吃的方面,以牛板筋火锅为主,有几种口味,我们点泡菜味的和原味的,因为人多,点了两个大锅,两种口味都挺不错的,但两相比较泡菜味的会更胜一筹,主要是感觉挺特别的,锅里除了板筋还有牛筋,店家给的料很实在,品质也好。吃完板筋啥的还可以涮菜品,他家的几种丸子,港式蟹子丸、港式芝士丸、咖喱牛肉丸,还有素菜的涮品也是品质都很好。感受最深是他家的虎皮鸡蛋和两种小料,麻酱小料和现炒辣酱做成的小料,味道都真心的好,我以人格保证,没有夸张。服务方面,服务生不多,老板娘也在店里,也有帮忙上菜啥的,感觉他家像是家庭式的一个小店,服务不只是形式上服务,是挺有亲和力的那种。总的来讲,这次活动探店很成功,喜欢他家环境温暖的风格,菜品的食材有品质,味道又好,他家是属于我会想再去的店。
门脸,他家在鼓楼西大街甘露胡同里,地铁鼓楼站出来走大石桥胡同穿过去,不算远,要是走大路会远一些,因为比较绕。从他家外观看,他家是个典型胡同里的小平房,我到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亮起的白色灯箱招牌和店里透出的温暖柔和的昏黄色,有点怀旧但又是现代的,很喜欢这种感觉。
柠檬水,加了柠檬片的白水,柠檬片泡的时间有些长了,柠檬的味不重,约等于白水,是凉的。
北冰洋,4米。又见北冰洋,特别和店家要的桔味的。现在吃火锅喜欢上喝北冰洋了,觉的喝着会比其他的饮料罪恶感少,就自己骗自己吧,哈哈。
麻酱小料,是店家特制的,和传统的麻酱小料不是一回事,味道上是带着麻酱味的小甜酸口,好像还有点若有若无的芥末味,不知道感觉对不对,板筋啥的沾着吃,好吃内。
现炒辣酱,据说这个辣酱是他家师傅每天现炒的,尝了口,哇噻,好香,也够辣,但是种醇厚不会感觉呛的香辣,好爱他家这个辣酱的味道。
现炒辣酱+原味牛板筋汤,服务生介绍,他家的现炒辣酱是要这样调成沾着吃的酱汁的。辣酱+牛板筋的原味汤,味道好到爆,够辣够味,吃着够爽。
泡菜牛板筋火锅,158米/大锅。泡菜牛板筋,挺特别的搭配,虽然没吃过牛板筋火锅,但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泡菜牛板筋锅MS是第一次听说。
泡菜牛板筋火锅内容特写,料很足很实在,板筋是切的粗条。吃着有淡淡的泡菜味,板筋处理的挺软的,但毕竟是板筋,依然还是有咬头的,而且多多少少还会塞点牙的,不过,整体是好吃的,我喜欢。
泡菜牛板筋火锅的牛筋特写,牛筋很软了,这个吃着不塞牙,软Q软Q的,好吃。
泡菜牛板筋火锅的泡菜特写,泡菜不错,应该是煮了挺久了,吃着还是小脆口的,味道是小咸酸的,也好吃。
原味牛板筋火锅,138米/大锅。上面的蛋是另收费的,这锅是原味的。
虎皮鸡蛋,4米/个。MS是裹了薄薄的一层糊浅炸了一下,不是纯的煮蛋,有些特别。
我的原味牛板筋,味道是有点卤味有点酱香的小咸口的,也挺不错的。
我的虎皮鸡蛋内心特写,哇噻,里面蛋黄居然是有点糖心的,我喜欢,蛋白很嫩,吃着不是很实的那种,感觉如果不是鸡蛋很新鲜就是店家煮蛋的技术很好,或者两者兼有,再加上外面一层有点焦焦很有咬头的口感,不怎么喜欢煮蛋的我,觉的他家这个虎皮鸡蛋真的好好吃。
原味牛板筋火锅加原汤特写,板筋吃的差不多了,可以加汤涮其他的菜品了,他家加的汤都不是白水或者骨汤啥的,是做牛板筋的原汤。泡菜锅也是,加是泡菜汤。从一些小处,可以看出店家是很注重细节的,也是很注重品质。
手切小牛胸口肉,43米。这个肉也是挺特别的,据店家介绍,这个肉涮好了,肥的部分会是脆口的,听了店家的介绍,对这个肉肉还是挺期待的,很好奇肥肉脆口的口感会是怎样。
我的涮好的手切小牛胸口肉,肉肉涮好后是一整片的,而且感觉有变厚,个人感觉肉肉的品质应该是很好的。
我的另一角度涮好的手切小牛胸口肉,是泡菜锅涮的,一是离泡菜锅比较近,二是感觉泡菜锅更好吃一些,当然原味的也挺好吃,是两个锅相比较而言。肥的部分果然是有些小脆的,是种特别的口感,就是瘦的部分吃着稍有些柴,虽然吃着是有肉感的。
雪花肥牛特写,MS是冻的肉肉切的,能看到冻的肉肉正在融化中。
我的涮好的雪花肥牛,果然是多是瘦的,涮好的肉肉几乎是纯瘦的。吃着也是感觉有些柴,不够软,个人不怎么喜欢。
港式芝士丸特写,是冻的,还可以看到小小的冰茬,不过,直观感觉品质是不错的。
港式芝士丸内心特写,里面足足的芝士,外面的丸子软软的,品质真的不错的,好吃。
港式蟹子丸特写,他家丸子应该都是同一家买的,品质上看着十分的一样。
我的涮好的港式蟹子丸,泡菜锅涮的,吃起来外面带着淡淡泡菜味,泡菜和丸子还是挺搭的。
港式蟹子丸内心特写,蟹子真的不少,丸子质量真好,外皮完全没有淀粉的感觉,好吃。
咖喱牛肉丸特写,也是带着冰茬的,看外观想像不出里面会是什么个样子。据说,这个咖喱牛肉丸是他家新进的新品。
咖喱牛肉丸内心特写,里面是一个实在的肉球,是咖喱味的没错,外面的皮和芝士丸和蟹子丸是一样,也是不错的。
我的涮好的木耳,很整的一朵,有木有,同样泡菜锅涮的,带着泡菜味再沾上麻酱味小甜酸口的麻酱小料,好吃。
竹荪,22米。看着品质不错的,量不大,但价格也不算贵,性价比还是不错的。
我的涮好的竹荪,挺新鲜,品质确实不错,涮好的竹荪吸足了汤汁,和冻豆腐的感觉有些类似,口感是有区别的,竹荪吃着的口感是枯赤枯赤的那种闷脆感,是好吃的感觉。
青笋,12米。他家也有青笋,也是切条块的,和前段时间吃的回龙观渡娘火锅的青笋一样,但是价格贵了一倍,不过也可以理解,很市中心的房租要比回龙观的要高出好多的。
我的涮好的青笋,涮的时间长了些,口感有些软,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脆口一些的。
送的酸甜瓜条,快吃到尾声了,店家送的,味道是自己家里也可以腌出来的那种酸甜瓜条,脆脆的,很爽口。
香酥泡饼,10米。泡饼看着有些支愣着,不像通常吃的泡饼那么服贴。
香酥泡饼特写,后来经店家介绍才知道,他家的泡饼是小炸过的,所以会有些支愣。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涮着吃,这个挺特别的,我MS是第一次吃到。感觉店家对菜品的口味很下功夫,有些比较大众的菜品,他家都会稍加一点创新在里面,然后吃着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个泡饼就是这样,还有泡菜味的牛板筋锅、自制的麻酱小料、自炒的辣酱,这些都是店家大众又有特色的。
我的涮好的香酥泡饼,泡饼小涮后,外皮吸附着汤汁,泡饼还带着炸过酥脆感,真心好吃。据直接吃的朋友说,直接吃也很好吃,很香。
部分合影,我们8个人,人比较多,要了两个锅。先吃板筋,吃完了,再涮其他的菜品。所以其他菜品没有特别快的上,所以合影只照到这个程度,不完全。
吃的就这些了,还照了些的,这是桌上的电磁炉和其他东东,电磁炉很干净,一点也不油脂麻花的,然后就不自然的对他家菜品很放心,店家一定是对卫生有要求的。吃过后的感受,我的判断是正确的,他家的菜品无论食材还是味道都是很好的。
他家的菜单,挺特别,不是寻常路子的菜单,菜单不厚,选择不多,但足够点了,店家供应的都是有品质的,挺好。
和我们坐的一样的桌子,我们人多,是这样的桌子两张拼在一起的。
餐厅入口可见左手边的柜台,他家的装饰更象一些温暖的咖啡小店的风格。
餐厅入口照向整个就餐环境,他家不大,所有的餐位差不多都入镜了,很温暖干净的一个店,在他家吃个小饭感觉挺舒适的,喜欢那种感觉。
餐厅入口左手边的洗手台,讲究喔,别看店小,但五脏俱全,什么也不缺。
他家店外招牌特写,白底的灯箱,在黑夜里散发出柔和的小光芒,在老北京的胡同里,很有电影里的feel,有木有?
桐记小灶儿牛板筋火锅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甘露胡同内200米路东第二家
电话:010-64457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