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经典言论全编·伦理旨要·礼义》(16--20)

(2022-11-17 09:53:37)
标签:

文化

《孔子经典言论全编·伦理旨要·礼义》(16--20)

 

    2.16 [原  文]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论语·子张》一)

[译  文] 子张说:“士见到国家有危难就勇于献身,见到有利可得就想到是否合乎义,祭祀想到怎样表达恭敬,服丧想到怎样表达悲哀。这样就算可以了。”

[注  释] 子张:见1.18注。致命:捐躯,献身。

 

    2.17 [原  文] “不知礼,无以立也。”

(《论语·尧曰》三)

[译  文] “不懂得礼,就无法立身处世。”

 

    2.18 [原  文] 子路曰“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

(《礼记·檀弓上》)

[译  文] 子路说:“我听老师说过:举行丧礼,与其悲哀不足而丧礼隆盛,还不如丧礼俭约而充满悲哀。举行祭礼,与其恭敬不足而祭礼隆盛,还不如祭礼简约而充分恭敬。”

[注  释] 子路:见2.11注。夫子:老师,此指孔子。

 

    2.19 [原  文] 言偃复问曰:“如此乎礼之急也”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是故,夫礼必本于天殽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

(《礼记·礼运》)

[译  文] 言偃又问道:“礼是这样重要吗?”孔子说:“礼,先王用来顺应天道,使人修养思想品德。所以人们失去它就会丧生,得到它就能生存。《诗经》说:‘请看老鼠还有体,爲人竟然没有礼。如果爲人不讲礼,何不设法快点死?’由此看来,礼,一定要根源于天,征验于地,陈列于祭祀鬼神,展现于人世界的丧、祭、射、御、冠、婚、朝聘等礼仪之中。所以圣人以礼教导民衆,使得天下国家得到井然有序治理。”

[注 释] 言偃:姓言,名偃,字子游,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06年,卒年不详。是孔子门下的文学高足。在二十多岁担任鲁国武城宰时,贯彻实践礼乐之治,深受孔子称赞。他的后生形成了较大的学派,到战国时期,曾受到荀况攻击,被斥爲贱儒。如此:指孔子讲述的“禹、汤、文、武、成王、周公” “未有不谨于礼也”。(见第十四篇第十九章)急:首先,居前,此指重要。治:修养,修饰。情:情感。治人之情:使人修养思想品德。《诗》:指《诗经·风·相鼠》篇。遄(chuán传):速,快。本:本源,根源。殽(xìào孝):通“效”,征验。列:序列。达:表达,展现。示:教导。

 

    2.20 [原  文] 孔子曰:“礼不可不省也

(《礼记·礼器》)

[译  文] 孔子说:“对于礼是不可以不悉心省察的。”

[注  释] 省(xng醒):察看,省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