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经典言论全编·伦理旨要·仁》(1--5)

(2022-04-03 15:38:10)
标签:

文化

 

博文更新说明

    从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本人曾经先后编著出版了《孔子经典言论全编》(2001年3月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孔子言论经外集》(2004年7月黄山书社出版)、《孔子学说新论》(2009年9月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孔子学说新论》不仅行销于国内各大小城镇著名书店,而且还曾销往港、澳、台及日、韩、北美等有关书市。当时各方面的反响,曾使笔者获益颇丰。盖因受到印数限制,近年书市中几乎绝迹。为在新形势下继续得到各方教益,现分别将书文内容通过博文形式陆续刊出。希望此举能够为普及国学常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尽到绵薄之力。其中对于古书文辞的诠释,多是继承了前辈和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也参入了少量笔者之拙见。失当之处,敬请教正。下面将陆续刊载《孔子经典言论全编》之正文。

《孔子经典言论全编·伦理旨要·仁》(1--5)

1.1 [原  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仁》三)

[译  ] 孔子说:“只有仁德之士能爱人,也能恨可恨之人。”

[注  ] 子:古代对男性的尊称,相当于现代的“先生”、“老先生”,此是尊称孔子。曰:说。本书中的“子曰”都是“孔子说”。唯:副词,只有。好(hào耗):喜爱,敬爱。恶(wù误):讨厌,憎恨。

1.2  [原  文]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论语·里仁》四)

[译  文]孔子说:“如果立志实行仁德,就不会有坏的品行了。”

[注  释]苟: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假使,如果。恶(è饿):坏。

1.3 [原  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五)

[译  文]孔子说:“荣华富贵,是人们所希望的;若是不走正道得来,就不可能享受富贵。贫苦穷贱,是人们所厌恶的;若是不走正道得来,就不可能除去贫贱。君子离开了仁,怎麽能成全自己的美名?君子不会有吃一顿饭的功夫离开仁,在匆忙的时候必定是这样,在困顿挫折的时候必定是这样。”

[注  释]欲:想要,希望。不以其道:不用正道。处:享有,据有。恶(wù误):讨厌,憎恨。去:离开,除去。恶(w乌)乎:怎麽。终食之间:吃一顿饭时间。违:离开。造次:匆忙,紧迫。颠沛:困顿挫折。

1.4 [原  文]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爲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见之也

   (《论语·里仁》六)

[译  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厌恶不仁德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没有什麽比仁德更重要。厌恶不仁德的人,他的行仁是不使不仁德的言行出现在自己身上。能有一天尽自己力量实行仁德的吗?我没有见到这样做而力量不足的。这种人大概是有的,不过我没有见到过。”

[注  ] 好(hào耗):喜好。恶(wù误):讨厌,憎恨。尚:通“上”,超过。盖:副词,大概。从全文语意分析,开头的“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可能是“我未见好仁、恶不仁而力不足者”之误。

1.5  [原  文] 樊迟…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雍也》二十二)

[译  文]樊迟…问怎样才叫做有仁德,孔子说:“仁德之人首先付出艰辛,然后才有所获得,这就可以说是有仁德了。”

[注  释]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15年,卒年不详。学成仕鲁,曾协助冉求率领鲁军打败入侵齐军,立有大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