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931662130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聊城行-东昌古城
(2023-09-26 09:30:43)
分类:
游记
聊城行-东昌古城
离开山陕会馆,我们乘坐观光车经东昌古城(聊城古城)楼南大街到达古城中心-光嶽楼。
光嶽楼。
明洪武七年(1374年),东昌卫、平山卫守御指挥佥事陈镛出于“严更漏而窥敌望远”的军事需要用修城所剩余的木料修建的,又称为“余木楼”,因此楼有鼓声报时的功能,也称之为“鼓楼”。
光嶽楼是一座由宋元向明清过渡的代表建筑,系我国现存明代楼阁中最大的一座。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中国三大名楼。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光嶽楼外观为四重檐歇山十字脊过街式楼阁,分为墩台和主楼两大部分,总高33米。墩台为砖石砌成的正四棱台,底边长34.43米,与光岳楼的总高度相近,垂直高度9.38米。台的东、西、南、北四面中部,各设有一半券拱门,券至台中心处成十字交叉拱。四个券门上方,各砌有方形门额。南曰:“文明”,北曰:“武定”,东曰:“太平”,西曰:“兴礼”。
其中东门是登楼的唯一通道,西门为假门,只存形式,以求和东门相称。北门的“武定”带有浓郁的军事色彩,在南向拱门两侧,又各开一小拱门,形制与中间拱门相似,东侧小门门额用青石刻成,上书“凤城仙阙”,西侧刻有“阆苑瀛洲”。“凤城仙阙”中的“凤城”,取名于聊城旧有凤凰落古城的传说。
主楼共四层,为全木结构,四面斗拱飞檐,方形楼体外绕以围廊。全楼有112个台阶、192根金柱、200余斗拱。楼内匾、联、题、刻琳琅满目,块块题咏刻石精工镶嵌,其中尤以清康熙帝御笔“神光钟暎”匾,乾隆帝诗刻,清状元傅以渐、邓钟岳手迹,郭沫若、丰子恺匾额、楹联至为珍贵。
楼脊为歇山十字脊,脊顶正中装一座高3米、直径1.5米的透花铁葫芦。四个小狮子蹲在十字脊上,那四个大吻就像四条龙,远远看去,给人以飞动之感。
东昌古城为在明代遗址上的复建建筑,共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明、清时期,官府衙门集中在古城的西北部。光岳楼高高矗立于古城中央。以光岳楼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形成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四条大街向外延伸,依次有东、西、南、北四口,四门,四关。城区街道,经纬分明,垂直交叉,形成棋盘方格网状骨架。城区民居多为三合院、四合院,至今保留着白墙、灰瓦、坡屋顶的传统建筑风格。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游览了楼西大街。 这是一条以文化类为主大街,街面上有:本地文化展示,博物馆,传统手工艺、旅游文化产品,氧吧,陶吧等时尚小吧等。
岔路口立着一尊关羽塑像,塑像对面的树上吊着一座木制关帝庙,传说:民国年间,一日关羽突然来到东昌城西口,西口四角布满了民居,关帝庙不好选址,不知哪位聪明人别出心裁,竟设计出一个“吊关庙”,可谓最小的关帝庙。
雕塑:山东快书。
聊城县衙。
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二年,县丞蒋子昭主持修建县衙,后世又历经多次维修。明清六百年间,聊城县衙一直是聊城的“政治中心”,历任知县200余位。
整座衙署坐北朝南,中轴对称,左文(吏)右武(兵),前朝后寝,体现了明清时期街署的传统礼制思想。县衙南北轴线长193.38米,东西宽95米,占地26亩,约17000余平方米,房屋200多间。
县衙内设有:宣化坊、照壁、旌善亭、申明亭、大门、差役房、礼贤馆、仪门、六房(吏、户、礼、兵、刑、工)、三班院、忠慎堂、县丞衙、主簿衙、典史衙、思補堂、县丞宅、主薄宅、三省堂、退思园、东账房、西库房、膳房等建筑。
现有县衙建筑规模是以《聊城县志》记载为依据,在旧址上复建完工后形成。
聊城红木博物馆。
进士坊。
七贤祠。
七贤祠内供奉着聊城明代时期的七位大儒,分别是王道、穆孔晖、孟秋、王汝训、逯中立、张后觉和赵维新。七贤祠建筑群总用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11平方米,包括照壁、山门、东西配殿、大殿、后殿、碑廊等建筑。大院最前面正中为山门,青砖灰瓦,飞檐起脊,高达9余米。9是阳数之极,代表了七贤祠是心学和国学的最高殿堂。
进入七贤祠,就进入了心学的最高殿堂;同时,您也进入了既神圣又饱含文化底蕴的国学殿堂。在这里,我们可以瞻仰心学的集大成者-阳明先生;在这里,我们可以一睹聊城七贤的铮铮铁骨;王道的智愚之间、穆孔晖的长揖之勇、孟秋的固穷之荣、王汝训的志节之守、逯中立的卑位之刚、张后觉的精进之成和赵维新的乡野之雅。
阳明祠内,有阳明先生“无善无恶”的人生境界;心学馆内,有心学的核心思想体系;仰贤堂里有聊城七贤的傲骨之节;国学教育厅里更有仁、义、礼、智、信、孝的国学之风……
雕塑无根之水。
西关,重檐歇山,四角飞翘,外设瓮城的清远门。
出请远门便是东昌湖。
下篇,聊城行-东昌湖。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聊城行-山陕会馆
后一篇:
聊城行-东昌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