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931662130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曹雪芹故居纪念馆
(2022-08-15 23:04:28)
分类:
游记
曹雪芹故居纪念馆
曹雪芹故居纪念馆位于北京崇文门外大街磁器口东北角。由磁器口沿广渠门内大街东行约200米至西花市西街,在西北方坐落着一座灰墙朱门的四合院,门额上黑底金子“曹雪芹故居纪念馆”。
曹雪芹故居纪念馆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被专家认可,有史料可查的曹雪芹在北京有确切记录的居住地,也是曹雪芹最初构思《红楼梦》、完成初稿的地方。
2022年7月30日,历经22年文物复建、精心布展的曹雪芹故居纪念馆隆重开馆。
曹雪芹故居纪念馆设有5个展厅和一个艺坊。其中第一进院为纪念馆的弹性特展区,设1、2两个展厅,当前正在举办“曹雪芹饮食文化”展。
第二进院是纪念馆常设“曹雪芹故居陈列”展,以“曹雪芹与北京”为主题,展示了曹雪芹在十七间半、在北京东城的生活经历。设有“归籍京师”“寻梦蒜市口”“红楼一梦”等三个展厅。
第三进院作为纪念馆的互动体验区,将策划举办讲座、表演、工作坊,开展公共阅读与社区互动等。
进入大门,左手便是半间小铺,迎面是一座影壁。
前院东屏门内建有一倒一正两排房屋,均为3间,分别为第一,第二展厅。当前展出的是:“曹氏的四时食单”,展览以“食”为媒,与观众重读传世巨著《红楼梦》。
第1展厅,夏日食单。
细读《红楼梦》,令人十分念想的莫过于四时甘浓、各有滋味,一茶一饭皆不可辜负—及至筵席初成,有美食、美器、香花、诗、酒、曲乐、游艺……五感之内都被照顾,务求因时因地,极尽风雅意趣。
展厅自当时文献中收集了200种名物图像,选取12个食单故事与观众特别分享。影像部分记录了过去三年KCG与两位研究人的梦寻之旅:以《红楼梦》与其背后曹氏家族的生命轨迹为蓝本,沿京杭运河进行一系列的探访、发现并付诸实践—我们将整个旅程称之为“曹氏的四时食单”,“夏日”是一个开始。
第2展厅,怡红雅筵。
进入第二进院。
二进院内建有正房3间,左右耳房各一间。东、西厢房各三间。
西厢房为第3展厅,“寻梦蒜市口”。讲述曹雪芹于此地居住的活动轨迹,以及清代此地繁华的商业对曹氏创作的影响,曹雪芹在这种环境中成长、阅历和体验人生,为写作积存了丰富的创作源泉。
《红楼梦》在许多章回的情节、内容、景致的描写中,都有不少与蒜市口故居周边景物相吻合之处,展陈展示了蒜市口旧景沙盘、相关老照片、老物件,风筝、头花、绢花、景泰蓝等东城区诸多手工艺。
蒜市口游艺。蒜市口地处南城,多为木匠、棚匠、泥瓦匠补锅匠、车夫、轿夫、送煤工、送水工和民间艺人居住。在这里,南城的生活图景为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提供了生动且丰富的素材。
蒜市口足迹。《红楼梦》这部不朽的古典小说,在许多章回的情节、内容、景致的描写中,都有不少与蒜市口故居周边景物相吻合之处。
记忆中旧影。
东厢房为第4展厅,主题为“红楼一梦”。主要包括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各主要版本在北京的抄写、刻印与流传,以及《红楼梦》作为文学作品,与绘画、曲艺等艺术门类间的相互影响。
正房为第5展厅。“归籍京师”,展示曹雪芹和家人从南京沿大运河至北京,于十七间半居住生活,包括曹氏一族兴衰,曹家与十七间半的缘起,展陈中包含有:《乾隆京师全图》《刑部移会》,张书才、冯其庸相关考证文章,以及考古遗址勘探照片、文物等。
曹氏兴衰。曹雪芹祖籍辽阳,上祖原是明代辽东卫所的军官,后随满清贵族入关,归内务府正白旗,其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皇帝的保姆,因此事曹家与满清最高统治者建立了密切联系。康熙二年,其曾祖父曹玺出任江宁织造,从此曹家三代四人担任江宁织造达五十八年之久。
雍正继位后,全力追缴各地官员的钱粮亏空,曹家三代四人历任江宁织造,成为追缴重点之一。清雍正五年(1727年)十二月,曹頫(曹雪芹之父或叔父)因骚扰驿站等罪名,被革职抄家,从此,赫赫扬扬近六十年的江南曹家彻底败落了。雍正六年(1728年)春夏之交,曹雪芹随祖母回到北京。
雍正七年(1729年)的“刑部移会”,其中载明:江宁织造隋赫德曾将抄没曹家的“京城崇文门外蒜市口地方房十七间半、家仆三对,给予曹寅(曹雪芹祖父)之妻孀妇度命。”
曹雪芹故居的缘起:
1982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张书才发现了一件雍正七年(1729)的《刑部移会》,其中载明江宁织造隋赫德曾将抄没曹家的“京城崇文门外蒜市口地方房十七间半、家仆三对,给予曹寅之妻孀妇度命。”同时参考《乾隆京城全图》和实地考证,确认此处为曹氏故居。
1999年,北京进行城市改建,207号院要为道路建设让行而拆除,但拆除过程中发掘地基的布局恰好就是“十七间半”,后又经崇文区专家研讨会议确认此地就是曹雪芹故居。
2019年,经过多方努力,曹雪芹故居复建工程正式启动。位置在原址的东北方向稍移。院落为清式三进四合院,占地面积790平方米,建筑面积439平方米,工艺和原材料均使用传统形式,建筑单体采用木结构传统建筑。
考古遗址。根据史料,蒜市口“十七间半”是唯一有可靠文献记载证明的曹雪芹的家。2000年底开始,对磁器口207号院废墟三层地基进行正式的考古发掘,发现现有建筑(即清末、民国初年)前院的格局与乾隆时期应无大的改变,对比《乾隆京城全图》,发现地基布局与记载的“十七间半”房一致。
第三进院,建有艺坊,面阔4间,陈设有:文案、书柜和座椅,一个具有仿古色彩的会
议室。
曹雪芹故居纪念馆每天9时至16时开馆,周一例行闭馆。公众可在现场预约,免费参观。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康保隐宿康养公寓见闻
后一篇:
广源闸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