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公园游记-快雪堂
出西天梵境西行,过仿膳饭庄就到了快雪堂。
仿膳饭庄于1925年在北海北岸由原清宫御膳房的几名御厨创办。取名“仿膳”,意为专门仿照御膳房的方法制作菜肴,开业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仿膳”字号由老舍先生题写,这是老舍先生一生当中写下的唯一一块商号匾额。饭庄经营的菜肴选料考究、制作精细、色型美观、注重营养2011年,仿膳(清廷御膳)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快雪堂坐落在五龙亭对面的高坡之上。
一块镌刻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北海公园快雪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医文化遗产保护评委会。”的汉白玉石碑立在高坡之前。
快雪堂院门上悬挂着一块字迹斑驳的匾额,上书:“快雪堂书法石刻博物馆”。门两边各立一尊风蚀严重的石狮,用玻璃罩子罩着。
快雪堂为三进院落,分别为澄观堂、浴兰轩、快雪堂,院内四周由彩绘游廊连接。其中,澄观堂、浴兰轩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是皇帝的行宫。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乾隆皇帝为收藏48方书法石刻,特增建快雪堂院落。
1923年,为纪念讨袁护国运动的著名将领蔡锷(字松坡)将军,经黎元洪批准,将快雪堂三进院落拨作“松坡图书馆”第一馆,梁启超出任馆长,第一馆专藏中文书籍(石虎胡同成立第二馆藏外文书籍)。松坡图书馆内,澄观堂为阅览室,浴兰轩为藏书室,快雪堂辟为“蔡公祠”。
1929年初梁启超病故,因经费不足,松坡图书馆两馆合并,1949年5月又与北平图书馆合并,图书馆继续开放几年后关闭。1987年快雪堂三进院落交还北海公园。经修缮后,改为“快雪堂书法石刻博物馆”面向游人开放。
快雪堂景区开放时间旺季(4月1日-10月31日)800开门,1730停止进入,1800
关门.
淡季(11月1日-3月31日)830开门,1630停止进入.1700
关门.
景区每周一关闭,法定节假日除外。
第一进院澄观堂。
第二进院浴兰轩,周边的彩绘游廊的壁上镶嵌着书法石刻。
第三进院快雪堂。
主殿“快雪堂”,是我国稀有的楠木大殿。乾隆皇帝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中前两个字“快雪”亲自为此题写殿名。
快雪堂四周由彩绘游廊连接,在东西两侧的游廊内嵌有晋代至元代20位书法家的80篇墨迹石刻48方,这些手书,手卷均为诸如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宋高宗,苏轼,米芾,赵孟頫等大书法家之手笔,其中尤以王羲之的《快雪时晴贴》与乾隆皇帝的《快雪堂记》最为著名。
院中心的假山中矗立着两块高大的太湖石,挺拔峻峭,巍峨壮观,形状犹如云头对起,故称“云起石”,是北京的名石之一。
据说乾隆非常喜爱这两块太湖石,亲笔题写了“云起”二字镌刻在石的南面中部,并特作了一首《云起峰歌》,在歌中他将此石比做翻腾涌起的浮云,故后人称之为云起之石。“云起”出自于唐代王维的诗《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乾隆皇帝御题《云起峰歌》:“移石动云根,植石看云起。石实云之主,云以石为侣,滃滃蔚蔚出窍间,云固忙矣石乃闲。云以无心为离合,石以无心为出纳。出纳何不知,离合涉有为。因悟贾岛句,不及王维诗。”
下篇,北海公园游记-五龙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