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931662130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135*****871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0
博客访问:
26,379
关注人气:
48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神农架之旅-天生桥
(2021-10-12 22:32:21)
分类:
游记
神农架之旅-天生桥
14:30我们离开昭君村沿着347国道前往神农架天生桥景区,大约在15:30我们到达了神农架林区的红花坪,在哪里地接导游办理了神农架的游览门票。大约15:40到达了天生桥景区。
天生桥景区位于神农架南部的老君山北麓,海拔1802米,总面积20平方公里。出露的地层为中元古界神农架群大窝坑(Pt.dw)、石槽河白云岩、叠层石白云岩和硅质条带白云岩等。发源于老君山的黄岩河流经此地,经过亿万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动、溶蚀,上方的岩体坍塌,在龙头山山体上形成一个穿透型喀斯特溶洞,河水呈瀑布状奔涌而出,呈现出“天桥飞渡”的绝妙景观,故名天生桥。
景区内风情万种的飞瀑、鬼斧神工的天然石拱桥,黛山壁立千仞,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巴人部落”散布在峡谷之中,呈现出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
从景区入口拾阶而下,便是一水桥,一座用现代的防腐木制作的木桥。站在桥上,一股凉意扑面而来,涧水的轰鸣声从远处传来,桥下流水淙淙,水虽不深却清澈无比中。透过林木的缝隙可以看到山岩上镌刻的“天生桥”三个红色大字。
走过一水桥,沿着木制栈道前行,转过弯,即见崖壁上一股清泉从岩隙中流出,水帘般飞流直下,形成一条宽6米,高30米的飞瀑。“水帘”在峭壁上溅玉流珠,水雾氤氲,若今天艳阳高照一定会呈现出一道五彩斑斓的彩虹。
从一旁的介绍得知,这是由黄岩河的部分水流穿过龙头山白云岩岩层中的裂隙而形成的“岩隙飞瀑”。
循着涧水的轰鸣声向前方瞭望,只见黄岩河水穿过一个巨大的穿山岩洞奔腾直下,重重地砸在下面水深2米的“鹰潭”中,水花飞舞,水雾弥漫,轰鸣声响彻峡谷。这便是鹰潭瀑布。
站在穿山溶洞中,岩壁被水冲刷的印迹历历在目,清澈的黄岩河水奔腾直下,情景壮观、震撼。
穿过溶洞回望,高约17米,宽约10米的溶洞,呈葫芦状。清澈的黄岩河水在峡谷间静静流淌,似少女般的清纯,母亲般的温柔,与冲出岩洞飞流直下、奔腾、呼啸的气势形成鲜明的对比。
木质栈道建在陡峭的峡壁上,我们沿着黄岩河水逆流而上,只见两岸壁立千仞,绿树成荫,清澈的河水翻卷着浪花顺势而下。
苔蔓溪。
羊潭。
天泉。为一典型的上升泉,承压含水层的水头高出地表的条件下,地下水沿裂隙或孔隙上升,冒出地表所形成的泉。泉水按承压和无压分为上升泉和下降泉两类。泉水从泉口垂直往上冒的叫上升泉,从泉口往下淌的叫下降泉。
虎潭。
远山人家。
“武当一剑”拍摄取景地-铸剑坊。
铸剑坊,相传是太上老君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在此练丹、而后杨远山在此归隐山林,为解救山下黎明百姓免受地主压榨和对抗山中野兽在此地进行治铁铸剑,打造一些防身的武器,同时也打造一些农耕用具和简易的生活用品,以供应山下百姓使用。为感谢杨远山,百姓自发用木头刻上"铸剑坊" 三字赠做牌坊。
心舟石。
此巨石看上去就像一艘小船和一颗心脏,这块巨石的形成相传是巨石背后的山体即将侧塌下来,太上老君掰掉手上的一片指甲卡在了那里,以致稳住了山体,保证了多年的一帆风顺,因为是老君的一番心血,故此命名为心舟石。
巴人部落。
“武当一剑”拍摄取景地-戏台。
“仙雾袅袅·巴人戏台”专用以表演巴歌、巴舞仙雾袅袅的戏台,土家阿哥、阿姐齐登台,用一个个美妙格伦为表亲向我们诉说着着巴人部落源远流长的交化历史,让我们更加深入了神秘的巴人部落。高亢激越的山歌,巴歌,激越跌宕,即有《诗经》赋、比、兴的遗风,又带北方信天游的韵味。其民曲小调俗称“下重巴人”,与“阳春北雪”相映,自古便享誉于中华大地。“堂戏”又称“唐戏”,传力薛刚屯兵大九湖时所创,却被下谷乡的土家儿女保存至今。神衣架山歌歌声悠扬,风情万种。
大约17:10离开天生桥景区,17:40入住木鱼镇的盛景怡家酒店。
下篇,神农架游记-天燕景区。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神农架之旅-昭君村
后一篇:
神农架之旅-天燕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