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931662130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北京香山寺游记
(2018-03-21 10:09:42)
标签:
北京
香山
香山寺
杂谈
北京香山寺游记
大年初三(2018.2.18),我和老伴儿从南五环驱车前往香山,春节期间的北京一路畅通,没有堵车的烦恼,倒是要注意控制车速(稍不注意就会超速行驶)。经过50分钟左右的行程我们到达了香山公园东门,车位也充足。节日期间的香山公园红灯高挂,喜气洋洋。
我们此次游览目的地是刚刚试展的香山寺。从东门进去,向西走不远就到了香山寺。
香山寺位于北京香山公园内,历史悠久,据记载唐代已有吉安、香山二寺。1186年将二寺合一,金章宗赐名“大永安寺”。元代重修,易名“甘露寺”明朝再建,称“永安禅寺”清乾隆年间,在原址上扩建,形成了前街、中寺、后苑独特的寺院格局,御赐“大永安禅寺”,达到鼎盛,为西山诸寺之冠。1860年、1900年,香山寺曾先后遭到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焚掠,仅存知乐濠、听法松、石屏等遗物。
香山寺修缮工程于2012年正式启动,主体建筑于2016年修复竣工,占地面积55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2017年启动匾额楹联、文化展览、佛造像、环境整治等工作。2017年11月28日,香山寺景区面向公众试开放。这是香山寺被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焚掠并沉寂150多年后,再次以完整形态与世人见面。
前街。从“西山首游”牌楼到“香云”入座牌楼为香山寺的前街即香山寺的“买卖街”。当年,乾隆皇帝为了让皇家也能感受市井的乐趣,就在这条路上安排由太监、宫女乔装打扮后经营的买卖店铺,遂得名“买卖街”。
买卖街当年的街景已无存,巨石上买卖街的介绍再现了当年买卖街的繁华程度和清中期的盛世景象。
此处现在正在举办 “三山五园之静宜园历史文化展”和“香山寺修复成果展”。
经过买卖街,便进入了香山寺的中寺部分。中寺部分包含有:知乐濠、接引殿、天王殿、坛城、圆灵应现殿等殿宇。
知乐濠,即香山寺前的“放生池”。这是香山寺遭劫后仅存的三处景致之一。这虽然是一处佛寺前面的建筑,但是命名上却体现了道家的理念。“知乐”这两个字出自《庄子·秋水篇》。其内容是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一座桥上,关于鱼能否感知快乐而展开的一段辩论,“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这句话正是来源于这个故事。这段辩论在历史上也被称为“濠梁之辩”,而“知乐濠”这座桥的命名,就是引用了这个典故。
过了知乐濠,穿过香云牌楼,是香山寺的山门,即接引佛殿,歇山式建筑,两侧为八字影壁。殿内供奉铜胎接引佛,殿外前檐挂“香山大永安禅寺”匾(香山寺的全名)。
接引佛殿后为天王殿。殿前的听法松特别引人注目。相传乾隆皇帝在诗中描述这株松树,从佛殿内观看,就好似一位信徒站在那里,侧身倾听殿内大师说法,由此得名“听法松”。
天王殿为歇山式建筑,殿内正中供奉弥勒佛,背面供奉韦驮。左右两侧供奉四大天王,分别为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主。殿内除了弥勒佛外,其他塑像均为木雕还没有装饰。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天王殿北面的来青轩(并非香山寺的建筑),建于元代,1949年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至北京,毛泽东住在南面的双清别墅,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四大书记就居住在这里。现不开放,我期盼着有朝一日会象双清别墅那样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天王殿后面,南北两侧建有钟鼓楼(这让我有些糊涂,我所见过的寺庙钟鼓楼都是建在天王殿前呀)。
天王殿后的平台上立有一通乾隆御碑,碑身的四面分别用满、汉、藏、蒙等四种民族文字镌刻着乾隆御笔《娑罗树歌》。碑首面南为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的御笔《娑罗树诗》。
此处原有一株娑罗树(现已无存),这棵树实际上就是植物学中的七叶树,由于北方的气候不适合南方娑罗树的生长,所以诸多寺院就选用七叶树来取代娑罗树。乾隆皇帝认定香山寺的这株树就是娑罗树,并于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提写了一篇《娑罗树歌》。
《娑罗树歌》碑后面的平台之上建有南北两座八角形的坛城。
坛城,梵文“曼陀罗”,在佛教中象征宇宙世界结构的本源,南侧城内原供奉呀吗哒噶佛,能降服恶魔,有护善之功,称大威德金刚,文殊菩化身;北侧坛城内原供奉上乐金刚王佛,亦称胜乐金刚,是藏密无上瑜伽部母续的本尊。现坛城内以唐卡艺术形式展示坛城内原供铜佛。
坛城后的平台上立有永安(甘露)牌楼,牌楼的南面是文殊殿,北面是普贤殿。
拾阶而上,便是香山寺中规模最宏大的圆灵应现殿(相当于一般寺院中的大雄宝殿)。
殿前有一座石屏,石屏建于清乾隆年间,汉白玉材质。东面镌刻乾隆御笔敬书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八大人觉经》,三部经文均雕刻成宝塔形状。西面镌刻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笔绘制的观音菩萨、燃灯古佛、文殊菩萨像,每幅画像上方均刻有御笔赞语。乾隆皇帝一生绘画作品不多,这座石屏也因此而尤为珍贵。此石屏为原物,是香山寺遭焚掠而幸存下来的三件中的又一件文物。
圆灵应现殿为琉璃顶庑殿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三间,面积788平方米,是静宜园内体量最大的单体建筑。殿内神台上供奉三世佛,神台两侧为七层八角无量寿塔,南北两侧须弥座上供奉十八罗汉像,神台背后供奉观世音菩萨。店内佛像外饰还在进行中,十八罗汉像被围挡遮盖。
圆灵应现殿两边各设有一座具有西洋风格的门,穿过此门便是香山寺“后苑”。苑内自东向西:眼界宽、薝卜香林亭、水月空明殿、青霞寄逸楼等建筑依山势而建。
圆灵应现殿的南面是参观后苑的发证处,香山寺复建前、复建中和复建后的对比图片挂在墙壁上。
香山寺后苑的入口。
后院的门楼“眼界宽”(应该叫山门吧)。
后苑正中心是“薝蔔香林阁”, 这是一座三层的六方亭式楼阁,阁外一层前檐悬挂“薝蔔香林”匾,原内供奉观世音菩萨;第二层外前檐悬挂“无住法轮”匾,原内供奉无量寿佛、宝胜佛和燃灯佛;第三层外前檐悬挂“光明莲界”匾,原内供奉阿弥陀佛、药师佛、秘密佛、上乐王佛、呀吗哒噶佛。
薝蔔香林阁与两侧长廊、坡道以及最高处的青霞寄逸楼组成一个壮观的建筑群,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颇为壮观。
长廊内侧还有左右两个坡道,通向楼阁后面一个隐秘的小殿-水月空明殿。
通往青霞寄逸楼的长廊和坡道。
青霞寄逸楼位于香山寺后苑区最高处,为重檐歇山式建筑,一座三间,下层殿外悬挂“青霞寄逸”匾,内供奉紫降香胎佛五尊、铜佛三尊;上层殿外悬挂“鹫峰云涌”匾,在此凭栏远眺,京城景色尽收眼底。
后苑内的《全国香山寺文化展》位于庭院两侧。
香山之名来自佛教经典。据记载:佛教创始人释迎牟尼出生地迦毗罗卫国都城(佛经中称父城)附近有山名香山,释迎牟尼在世时其弟子有入香山修道者,其后仍有很多佛教信徒在香山修道。故《华严经》中把香山列为仅次于须弥山(即雪山,今喜马拉雅山)的第二佛教名山。自佛教传入中国,香山之名也来到我国,全国各地建立起众多的香山寺。据不完全统计,史上有名的香山寺如北京香山寺、河南平顶山香山寺、河南龙门香山寺、河南洛宁香山寺、浙江温州香山寺、陕西耀县香山寺等共十余座。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已逐渐湮没,有些仅剩遗址,但是这些香山寺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和精彩的故事传说依然熠熠生辉。本展览仅撷取其知名度和文化价值较高的几处加以展示。
后苑出口。
香山寺后苑留影。
香山寺景区试开放期间为每日9:30—15:30,游客可免费参观游览,每周一为闭馆日。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香山碧云寺游记
后一篇:
难得的西安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