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梓潼】——卧龙山千佛岩

标签:
四川梓潼卧龙山千佛岩摄影 |
分类: 美丽中国 |
卧龙山千佛岩:在四川梓潼县城西15公里的卧龙山顶。
传诸葛亮再此安营扎寨,曾赞美此山犹如南阳卧龙岗,故名卧龙山。
现存庙宇均系清末重建,内藏一方形孤石。东西长5.5米、宽5.2米.孤石顶部毁坏,裂痕明显,四面石壁上都刻有高、浅浮雕佛像。现有3窟1003龛1138尊,除一龛是明末重刻外,其它均系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所刻。
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景富院的元觉和尚扩建庙宇,并在山岩上雕刻佛像千尊。后寺庙毁于明末战火。
千佛岩有“唐贞观八年七月十四日”题署的《阿弥陀佛并五十二菩萨转》碑刻造像题记一通,记述了佛教东传的史实和造像缘由、数目及造像人姓名等。
千佛崖石窟造像,造型优美,雕技精工。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窟:窟高2.2米、宽2.25米,进深1.8米。主佛雕刻释迦牟尼,坐高0.95米,左右为文殊、普贤菩萨,合称“华严三圣”。释迦牟尼左手置膝,右手施法印,结跏趺坐莲台上,台下鬼力士手撑背抬,龇牙咧嘴。释迦牟尼面如满月,眉似弯弓。目露慈光,端鼻阔耳,双肩圆润,足如绽放芰荷,身体丰腴。文殊、普贤头戴宝冠,高髻,胸饰璎珞。赤足站立莲台上。窟顶刻浅浮雕天龙八部,窟外左上方有“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修粧”题记。
西窟:窟高2.15米,宽2.3米,进深1.6米,窟内造像52躯。主像为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和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头饰螺髻,有宝珠型头光,分四个层次,双耳穿环,身着通肩式袈裟,右手平举胸前施莲花印,左手举于胸前施于愿印。观音、大势至菩萨分立左右,头挽发髻,戴花,上身着半式天衣,下身着羊肠大裙,腹部施交叉璎珞,披帛从小臂下垂。窟左右两壁分别刻有闻法菩萨,姿态各异。龛额上刻浮雕7尊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