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明珠觉苑寺,位于四川省剑阁县西南武连镇西,距县城89千米。寺院坐北朝南,背靠武侯坡,面临小西河,著名的剑门蜀道从寺庙东侧穿过。
寺庙始建于唐元和(唐宪宗李纯)以前,名“弘济寺”。据说是一代名臣魏征的家庙。北宋时赐名“觉苑寺”,南宋时新建大藏经阁,元末寺庙遭毁坏,明代中期重新完善了寺庙建筑。寺内建筑全为木质结构,营造依法,栉次递进,主要建筑均置于中轴线上。前为藏经楼,中为大雄宝殿,后为观音殿,左右两侧为保存完整的厢房。寺庙长80米,宽40米,占地3200平方米。
觉苑寺佛传壁画所绘是佛本生的故事。结构严谨,故事生动,情节紧凑,很有教育意义。特别是这么长篇的壁画故事,十分难得。它的工整线描、沥粉堆金,深深浅浅交替上色、相间浓淡,互相衬托,在美术史上也堪称是古代留下的珍贵范本。
在大雄宝殿四壁上的佛传壁画是以柱相间,分为14铺,按从东到西的顺序编为1-14号,共计139.79平方米。另外,在殿内佛坛背壁北侧还有3铺壁画,内容为礼佛和护法,计有33.79平方米。除了佛坛背壁的3铺壁画的绘制年代尚有质疑外,其余的绘制时间都为明代英宗天顺初年(1457年)大殿重建后无疑。殿内四壁上有209个故事组成的的精致珍贵的佛传连环壁画。讲述了释迦牟尼佛从出生到佛祖托梦由他来传佛法、再到他出家以及修成正果的全部故事。壁画内容若以四字概括,即为人生百态。
在传说中,这些壁画是在唐代建庙时,由画圣吴道子一夜之间绘制完成的。虽只是传说,但也反映出觉苑寺壁画的绘画精美,艺术高超。据说是由于壁画绘就之时采用了特殊的技法,虽已历经数百年岁月的流失,这些壁画却仍旧绚烂多彩,令人叫绝。
觉苑寺在2001年被国务院确立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因建筑年代久远,地处剑门蜀道中心,寺庙规模宏大,加之大雄宝殿内绘制有精美完整的明代佛传壁画的世界孤本,故历来被文人墨客称之为“蜀道明珠”“国之珍宝”。
如今的觉苑寺,平日里并不对外开放,要参观的话,只好找寺庙的管理员说说,也许能通融一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