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花寺”曾是观音菩萨的又一处道场:唐大中十二年(858年),日本僧人慧锷朝礼五台山时,偶得一尊观音像,欲请回日本后供奉,当行至藏山时,忽见空中金光闪闪,祥云缭绕,于是就来到了“莲花寺”现址。但见南洞岩隙下石莲花大放光明,如来尽显虚空。相传,这枚石莲花是释迦牟尼本尊化身到藏山与老子相会时留下来的莲花,其形状与佛经中莲花造型完全吻合。慧谔以为此景乃观世音菩萨显灵,借此提示他慧谔,菩萨想到此处看望佛祖,并点悟他在此建院塑像,当即在此顶礼膜拜,虔诚祷告,从此观世音菩萨与藏山结下了千年法缘,形成了如今叹为观止的水上观音景观。
当我们来到藏山,在感叹“赵氏孤儿”深重的历史同时,听松涛、拜先贤、观瀑布、看人间仙境,望太行雄姿是不能少的。
踏入钟罄声声,梵音佛语的莲花寺,让人情不自觉地涤俗出塵。寺外的水上观音、万寿湖、老子像、圣母湖、天地恨等景点,更是兼具藏山独有的神韵灵风。
高达16.6米的观世音菩萨圣像安祥静立于万寿湖畔。
这尊被誉为“北方小普陀”的水上观音,她巍峨的立姿,正面向前方俯瞰着莲花寺中轴线佛教的七大殿,左靠儒教的孔子祠,右翼道教的老子像、真武庙,形成了藏山别具一格的三教并举的文化道场。
寺内七大殿,真是一殿一世界,一塑一圣贤。

佛像庄严俊俏,美轮美奂,好似走了佛陀世界一遭。。。




几百尊佛像雕塑神态各异,张口欲语。。。










精美绝伦的壁画,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在佛寺的山门处不远,有一影壁,上书:“佛养心、道修心、儒治世”大字格言,概括了该景区三教合一的特点。
万寿湖小桥流水,浮光掠影,波光粼粼。

石莲花寺:
相传春秋时期,释迦牟尼神游东方,与道教创始人老子在此相会。两位始祖滔滔不绝的谈经论法,分手时,释迦牟尼感到东方文化博大精深,深奥莫测,于是就把他脚下的一朵莲花留下一朵已志纪念。古称“南洞西山绣石莲”。千年石莲,花开不败,花瓣花蕊,清晰可见,栩栩如生。后人在此建立寺院,起名“石莲花寺”。
寺上有白塔,寺内正中供奉佛祖释迦牟尼,两侧分别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三尊佛像均为铜质,形象庄严,
造像别致,给人以无上崇拜之感。
寺外的莲花瀑,莲花河、莲花湖都是因“石莲花寺”而得名。

攀上近千个石阶到达“南天门”,在从“南天门”下来到达“北天门”还有五百石阶等着,沿途回旋曲折,悬崖峭壁,阶阶通天。
沿着千年古栈道可到真武庙。下到“北天门”,就见北靠笏峰,南依仙人峰的石莲花寺。朝东就是莲花河、圣母湖、老子像;朝南是日月潭,莲花瀑、莲花湖、莲花寺。
正如介绍牌上所写:真是小桥流水,鱼跃蜂飞,鸟语花香。

明末傅山有诗《留题藏山》赞曰:“藏山藏在九原东,神路双松谡谡风,雾嶂几层宫霍鲜,霜台三色绿黄红,当年难易人徒说,满壁丹青画不空,忠在晋家山亦敬,南峰一笏面楼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