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读书文摘(一)

(2013-07-02 21:07:56)
标签:

教育

分类: 读书感悟

1、写作的至高境界是热爱,一个人能爱写作,视写作为一种基本生活方式,写作对他而言是生活必需的内容,一天不写点东西就恍恍然不知所止,这样的写作已不追求所谓“成功”,而成为生活的乐趣,是真正为人生的写作。学校的写作教学,也应当引导学生向往那种境界。

2、真正“重理”并有能力的人,一般不会“轻文”;“轻文”的人,往往也不善于学习,虽然他言必称“重理”,也未必有能去“重”的学力,因为他的根本的学习观是错误的。

3、在学校里应当形成好的写作风气。从校长到教师、到学生,人人敬重写作。写作是一种基本能力,不是某个学科学习所具有的独特目标,也如我们要求每个人识字,而识字不仅仅是语文科的学习任务一样。

4、教师不要太吝啬那点分数,小学生的作文写得好,给个100分又怎么样?凭什么作文不能打满分?……平时作文,如果分数过低,学生会认为写作不是一般人能学好的。

5、我看过一些教师批改的作文,改得很吃力,满纸红字红杠,他们诉苦道“几乎要替学生写一遍”。这真是吃力不讨好,根本没有必要这样精批细改。学生作文,不过是练习写作,不是要“发表”与传播,更不是撰盛世书表勒石以期不朽,何必要当做创作经典那样精益求精呢?再说,那分数是黄金?是战略物质?必须这样严格控制?

6、让学生“敢于下手”,并让他们在不断的练习中走向“熟练”,可能也是写作教学的常识。

7、体育赛场边声嘶力竭跳来蹦去的教练,专业修养一般不太高,如果运动员有脑袋,不需要他喊;如果运动员没头脑,他的喊叫也没用。学生在写作,不过是在“练习”,不过是在尝试,教师凭什么要干扰他?为什么不让他先尽情地写出来?

8、学生平时的语言习惯,不但可能影响他们的写作表达,甚至有可能妨碍他们的思维。怎样想,怎样说,就有可能怎样写。

9、有些人以为只要坐在主席台上,就有了批评听众的权力,可是这些报告人却从不反思自己的表达是否得体,从不反思自己有没有听众意识!他们不去想:听众花时间听你讲话,而你根本不考虑他们的情感,也不考虑他们的接受水平,是你有负他们;如果你任意伤害听众而不自知,即使你的报告主体内容是正确的,也不会有多少人心甘情愿地接受。“言之不文,行而不远”说的是水平问题,而语言教养常常显示一个人的品格。

10、学生的作文没有必要每篇都精批细改。如何批改,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作文状态,重在针对性。和精批细改相配合的,应当是那种用有针对性的一两句评语对学生作文“点拨”。

11、改得过多,是替代过多;替代过多,学生也就学不到什么。教师改得过多,学生反而丧失了写作自信:看到发回来的作文满纸红字与符号,他会认为自己的写作没有什么价值。

12、作文评语应当质朴一些,最好能让学生“一点即通”。评语不宜太长太杂,尽可能简练明确:主要优点,明显的不足,主要的建议;不要面面俱到,最好只就一个方面写一两句话。一句真诚的赞语,一句中肯的评价,一点能让他“顿悟”的建议,都可能让他长期铭记;而如果想让他记住一段一两百字的评语,除非写到惊心动魄的地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