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合作学习与建构主义观

(2011-12-20 21:40:09)
标签:

教育

分类: 读书感悟

《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读书笔记与感悟

建构主义在当代教育心理学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构一词源于建筑或木器加工领域,指为了某种目的而把已有的零件、材料制成某种结构。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即学习者要对外部信息作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学习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

建构主义的两个主要派别是社会建构主义和认知建构主义,它们都与合作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

社会建构理论认为,所有的认识都是有问题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对每个个体来说世界是共通的。知识是在人类社会范围里建构起来的,又在不断地被改造,以尽可能与世界的本来面目相一致。

社会建构观对我们的最大启示是,社会群体中蕴涵着丰富的知识,社会是人类文明的储藏库。学生的学习不能脱离社会环境,他需要从更有知识和能力的人那里继承知识或得到启发。传统教学把学生一个个孤立起来,只与教师交流,这是不对的,因为教师作为智慧的来源是非常有限的,教师之外还有很多社会力量可以促进学生知识和建构知识,比如社区、家长和同伴。

在社会建构观的影响下,把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引入课堂。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安排几个学生简单地坐在一起学习,也不仅仅是让他们一起交作业,一起获得奖励,因为这种表面的“合作”并不能增加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合作学习要有常规的学习时间,小组要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相互帮助。合作学习的一些方法以及活动的设计可以保证组员之间进行真正充分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每个成员自己的先前经验、对知识的理解,都成为一种资源供大家分享和学习。

“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是由维果茨基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理论提示了促进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成人或更有知识和能力的人,在课堂上除了教师之外,同伴就成为了这种“更有知识和能力的人”。最近发展区理论具有明显的社会建构主义色彩,它比社会建构理论更进一步的是,它不仅解释了知识建构的方式,还解释了儿童是如何通过内化社会建构的知识一步步发展的。

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合作学习的合理性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支持,在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由于学习能力不同,总会有人先学会,有人学得更深入,而且每个人在不同的方面可能表现出不同的优势。比如有人数学学得好,有人英语学得好,有人逻辑思维敏捷,有人能歌善舞,有人擅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相对于其他人,每个人都可能暂时成为在某方面更有知识和能力的人,都可以为别人提供帮助。另外,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仅表现在学习方面,还包括多种能力的发展、社会性发展等。在自己现实发展水平较低的领域中,每个学生都需要其他发展得较快的学生给予自己帮助。这种对于帮助的多边的“供”与“求”问题在合作小组中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建构主义的另一个重要的派别是认知建构理论,该理论认为,知识是事先以某种先在的形式存在的,个体必须先接受它们,才能进行更高级的认知活动。认知建构理论认为个体接受新知识后,必须要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才能解释新知识,并真正理解其意义,同时,因为新知识的加入,原有经验又会被改写。认知建构观对教学的启示是,教师不能一味灌输知识给学生,而应该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先前知识解释新信息,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以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

合作学习带有认知建构的色彩,合作学习的认知建构体现在学生有更多独立探索、练习技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学生尝试通过和环境以及他人的互动来建构自己的知识,而不是从教师那里接受别人已经建构好的系统、完备的知识。

建构主义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学习理论,是目前教育心理学界的主流思潮,它为日趋成熟的合作学习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理论解释。无论从社会建构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还是从认知建构理论的视角,合作学习方式都是对它们的最好诠释,都是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良好工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