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2019-02-22 13:53:42)
标签:

杂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王铺小学  王晓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积极、稳步、有效地实施深化新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教学为中心,务实创新,落实规范,提高效率,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打造“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大部分学生性格开朗,学习兴趣浓厚,乐于参加各项活动。在语文学习方面,本班两极分化比较明显:优秀生平时比较乐于表达,善于交流,知识掌握牢固;个别孩子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思维活跃;后进生上课好动,课后拖欠作业,学习质量不高。
       三、教材分析
       (一)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二)教材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它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
      (3)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2.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3.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4.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四、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五、教学措施
      1.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
       语文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会学语文,用语文的人,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不仅仅是关注的知识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养成会学习爱学习的习惯,这学期将继续关注以下良好习惯的培养:
       (1)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习惯。
       (2)能够自学课文的习惯。特别是精读课文,如何让学生自己抓住重难点,学会分析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达方法。
       (3)大胆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以及主动与人合作的习惯。
       (4)把写作当成是一种乐趣。爱写作也愿意写作。
       (5)继续加强培养善于倾听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3.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因此,新课程下的语文学习尤其要重视自主、合作与探究。
       4.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其它学科、社会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古诗诵读和优美词句的积累,推广看课外书,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5.开展辅优补差活动
       教学中既要注意培养那些优生,也要注意帮助后进生,缩小优秀生与后进生之间的差距,使全班同学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对于优秀生要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其写作,强调真情实感的再现,给予写作技巧的指点,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做到“三个一”,养成大声朗读的好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