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陆机《拟明月何皎皎》赏析

(2013-05-14 21:16:25)
分类: 散文

 

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

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

踟蹰感节物,我行永已久。

游宦会无成,离思难常守。

 

   陆机有拟古诗十二首,都是摹拟《古诗十九首》的。这是第六首,摩拟《古诗十九首》中的《明月何皎皎》,故题作《拟明月何皎皎》。《玉台新咏笺注》中李周翰说:“此谓闺人对月思行人之意。”但从诗意看,似以写久宦思归为当。

诗分上下两部分。前三联为上部分,描绘月景,写“安寝北堂”,明月从窗户照入,光辉满屋,伸手揽取却不满于掌心;此时北风吹进室来,使人清寒难眠,屋外高高柳树上秋蝉的鸣叫声惹人烦愁。“北堂”,正室为堂,在房北边的居室叫北堂,为古代妇女盥洗的地方。《仪礼·士昏礼》:“妇洗在北堂。”这里指妇女居所。“牖”,即窗户。“揽”,采、取。“盈”,充满。其中第二联意思是月亮照到窗户之中光辉有余,但用手去揽取则不能流盈于手掌。“凉风”,指北风。《尔雅》:“北风谓之凉风。”“曲房”,内室。此部分应是“游宦”之人对闺妇在月夜里相思行为的悬想,由眼前凄清之景象推及闺中冷漠难挨的情形。这种写法或对后来杜甫《月夜》的构思有所启发。以月景渲染环境,用“明月”、“余辉”、“凉风”、“寒蝉”、“高柳”等意象设置幽深的意境,含有“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的意味,但意蕴更深沉,情感更浓厚。其中“揽之不盈手”句,写出了月光的恍惚轻盈之状,为历代传诵的佳句。《淮南子》载:“天地之间,巧历不能举其数,手微惚恍,不能揽其光也。”高诱注:“天道广大,手虽能微,其惚恍无形者,不能揽得日月之光也。”此处借用其典。后两联为下部分,抒发愁思,写心神不定地感知到已是暮秋时节,在外行游得太久了;这种游宦生活不仅难以有所成就,还让人疲惫,离思难遣,家室不守。其中隐含“不如早旋归”的热切期盼。“踟蹰”,心神不定的样子。“节物”,节气物候。这里指暮秋时候的景物。“游宦”,在外做官。“会”,当。“无成”,不能成名。这部分是“游宦”者思绪回归到现实时的慨叹。

     诗由景及情,情景交织,令人感悟,体会深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