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机《拟明月何皎皎》赏析
(2013-05-14 21:16:25)分类: 散文 |
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
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
踟蹰感节物,我行永已久。
游宦会无成,离思难常守。
诗分上下两部分。前三联为上部分,描绘月景,写“安寝北堂”,明月从窗户照入,光辉满屋,伸手揽取却不满于掌心;此时北风吹进室来,使人清寒难眠,屋外高高柳树上秋蝉的鸣叫声惹人烦愁。“北堂”,正室为堂,在房北边的居室叫北堂,为古代妇女盥洗的地方。《仪礼·士昏礼》:“妇洗在北堂。”这里指妇女居所。“牖”,即窗户。“揽”,采、取。“盈”,充满。其中第二联意思是月亮照到窗户之中光辉有余,但用手去揽取则不能流盈于手掌。“凉风”,指北风。《尔雅》:“北风谓之凉风。”“曲房”,内室。此部分应是“游宦”之人对闺妇在月夜里相思行为的悬想,由眼前凄清之景象推及闺中冷漠难挨的情形。这种写法或对后来杜甫《月夜》的构思有所启发。以月景渲染环境,用“明月”、“余辉”、“凉风”、“寒蝉”、“高柳”等意象设置幽深的意境,含有“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的意味,但意蕴更深沉,情感更浓厚。其中“揽之不盈手”句,写出了月光的恍惚轻盈之状,为历代传诵的佳句。《淮南子》载:“天地之间,巧历不能举其数,手微惚恍,不能揽其光也。”高诱注:“天道广大,手虽能微,其惚恍无形者,不能揽得日月之光也。”此处借用其典。后两联为下部分,抒发愁思,写心神不定地感知到已是暮秋时节,在外行游得太久了;这种游宦生活不仅难以有所成就,还让人疲惫,离思难遣,家室不守。其中隐含“不如早旋归”的热切期盼。“踟蹰”,心神不定的样子。“节物”,节气物候。这里指暮秋时候的景物。“游宦”,在外做官。“会”,当。“无成”,不能成名。这部分是“游宦”者思绪回归到现实时的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