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植《七哀诗》赏析

(2013-05-14 21:10:01)
分类: 论文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七哀诗》,是我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起自汉末,以反映战乱、瘟疫、死亡、离别、失意等为主要内容。关于“七哀”,元人李冶《敬斋古今注》谓:人有七情,今哀戚太盛,喜、怒、乐、哀、恶、欲皆无,唯有一哀,故谓之七哀。宋蔡梦弼注《杜工部草堂诗笺》卷三十一《垂白》诗末句“未许七哀诗”下注引原注云:“释诗者谓痛而哀、义而哀、感而哀、悲而哀、耳目闻见而哀、口叹而哀、鼻酸而哀,谓一事而七者具也……是皆以一哀而七者具也。”有人认为《七哀诗》起于曹植。

这首《七哀诗》是诗人吟咏自己因失意而哀怨的诗歌。《文选》将其归入哀伤一类。元末明初的刘履在《选诗补叙》(卷二)中说:“子建与文帝同母骨肉,今乃浮沉异势,不相亲与,故特以孤妾自喻,而切切哀虑也。”子建即曹植,文帝指曹丕。此话概括了这首诗基本的思想内容。曹植很有才华,也有政治野心,起初被其父曹操预定为接班人,但曹操死后,曹丕继位,将其外放,并严密监视。诗人郁郁不得志,于是写作此诗以自鸣其怨。确切地讲,这并非一首完全意义的咏月诗。但是在我国传统诗歌里,月亮通常是引发相思、触动情感的一个典型意象,诗人们常常借助这个意象来表情达意,创立意境。此诗正是借月起兴,以一个怨妇的口吻,委婉曲折地表现自己遭受打击的悲凉境遇和抒发内心难以排遣的怨愤。

诗分上下两部分。前四联为上部分,主要写景叙事;后四联为下部分,重在抒情泄怨。上部分:前两联先用月景入诗,布置场面,渲染环境气氛。明月照耀着高高的楼房,月光流溢而徘徊。楼房上有一位愁思之妇,正在月光下来回走动,哀戚悲叹。“徘徊”一词,不单形容月光的流连,还表现“愁思妇”游移不定的状态。唐柳宗元南涧中题》:“索寞竟何事,徘徊祇自知。”诗人以月起兴,交代背景,引出诗中人物,以扣住题目。接着第三联自问自答,那哀叹者是谁呢?说是“宕子妻”。“宕子”,即荡子。指离乡外游,久而不归之人。这一联明白交代了“愁思妇”的身份。于是,第四联叙写愁思的原因:夫君出门在外已过了十年还不回还,让妾一直孤处独栖。“妾”,是会意字。从辛,从女。从甲骨文形式看,上面是古代刑刀,表示有罪,受刑,下面是“女”字,合起来表示是有罪的女子。因此其本义是女奴。到秦汉以后才称作男人娶的小老婆。再后来也成为谦辞,即旧时妇人的自称。“栖”,栖息,留居。在这种情形下,其愁思不自在其中么!下部分:先用两联写各自不同的的境遇。夫君你就像那路上飞起的清爽扬尘,而我却如浑浊之水里的泥土。“清”,形容路上的扬尘。“浊”,形容水中之泥。你我现在的处境:一个高高在上不屑下顾,一个卑微低贱难以攀附;一个浮一个沉,要和谐生活在一起实在是机会渺茫。“浮”则清,“沉”则浊。“异势”,比喻夫扫(或兄弟骨肉)本是一体,如今地位(势)各不相同了。末尾两联写女主人公表达诚挚的心愿却被拒绝。我自愿化作西南风“长逝入君怀”,但“君怀良不开”。“逝”,去、往。“良”,诚然、的确。真心诚意、热烈急切的表达却被冷漠拒绝,最后只得悲叹哀鸣:“贱妾“还能有什么依靠啊!万般无奈,万般伤憷,只有绝望。这就是同胞兄弟煞费苦心委婉曲折的申诉,是被遗弃者孤寂难耐失意彷徨的呼号。

全诗处处从思妇的哀怨着笔,句句暗寓诗人自己的遭遇,诗情与寓意浑然相融,意旨含蓄,音韵和谐晓畅,情感哀伤凄婉。此诗确是一首充分体现了“建安绝唱”特色的上乘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