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尔夫实战攻略:果岭功课

(2013-01-06 08:12:14)
标签:

golf

高尔夫

高球

果岭攻略

战术技巧

杂谈

分类: 能力:赛场•环境

高尔夫实战攻略:果岭功课。

 

    新浪讯:叶剑峰得到亚巡赛主席齐拉汉的邀请而获得参加VOLVO大师赛。叶剑峰第一次出国打亚巡赛,学习的过程对他来说比结果更重要,叶剑峰说:“我觉得我今天的心态还是不对,我冲得太厉害了,每一洞都在努力的进攻,一些策略上忽略了。”叶剑峰承认,自己还没有研究透数码本。“这一轮过后还得仔细研究一下数码本,之前只下了一次场,所以数码本标注也不是很详细。”新浪记者写道:业巡赛上,叶剑峰在数码本上做的功课令许多业余选手惊讶。

 

    事实上,这不足为奇!如果参加比赛不做足功课又打得好,那才让人惊讶。我在深圳光明总决赛上因为膝伤的缘故,不想做太多走动去踱量果岭坡变的数据。所以,我想找一些小哥们的果岭图来抄一下,自己在试场时再观察修改一下就行,这能让我省下不少功夫。在试场日早上用餐时,我拿过叶剑峰的球道本看了一下。叶剑峰在每杆落点做了标记,在自画的果岭图上也祥细地标注了各个坡变的形状和走向。除了还没有标注各处坡变的数据之外,他的功课算是做得够细了。没有数据的果岭图几乎没用,所以,我没有用上他的本子。我问他为什么没有标上码数,他说这是在打配对赛时画的大概模样而已,试场时还会再仔细步量后才标。我让他试场回来后把标有果岭数据的本子给我看看,但当晚却没见到这小哥子。所以,我最后也没有看到他做足了功课的球道本。但我相信这小兄弟能打到这份上,攻略的功课也肯定做得够细。

 

光明二号洞让选手抓狂打出标准杆已是最好运气

 

    一些哥们或许会说:做什么功课?开球上球道,标准杆昂果岭,认真点保二推守帕不就完了?命好点刚好能打到洞边,一推还能抓鸟呢!对说出这些话的哥们,我还真敢说一句不恭维的话:你在陌生的球场一定死得很难看(尤其是在一些果岭造形诡异的场子更甚)。看到新浪论坛里有一位球友大言业巡赛的整体成绩很烂,我想这哥们可能没打过果岭速度超过9以上且旗位刁钻的比赛场子,他或许没试过推下坡球会一触即溜出果岭的体验。我就用今年朝向业巡总决赛光明站首轮的二号洞果岭及旗位来说说攻略的制订及重要性吧。

 

    深圳光明的二号洞标准杆为4杆,在发球台正前方是水障碍,球道250码落球区的左右是沙坑,仅留出一条10码宽的通道。球道就以这些沙坑又分有两层,因为是上坡,你的开球如果没有260码以上的落点距离,那么,你通常会打不到上图的这层球道上。从下面那层球道攻击果岭,面对的将是长160码以上和上扬20码仰角的一杆。对于选手来说最难的是高耸而上,而且是侧斜式的果岭。果岭左前方又是一个很深的大沙坑,徙斜的沙坑壁几近6码高!比赛首轮的果岭旗位设在偏右的位置,洞杯的右边就是大下坡。球在落到旗杆的右边后都很难停住,而且许多选手的球都是连续几次切上去又滚下坡。一位选手听到有选手遭遇三推时还开玩笑地说:“我觉得他也很不容易了,昨天打配对赛的同组选手切了六次,几乎快到崩溃!”在首轮记分板上二号洞几乎是蓝字一片,这一洞最高杆数是11杆,最好的是全场唯一的一只小鸟。

 

高尔夫实战攻略:果岭功课。 

 

    这是我在球道码数本上自己画记的光明球场2号洞果岭草图。赛事组会在每个果岭前部标画上一个"T"字符号,表示将此标定为果岭前沿,球道上有些醒目的大圆色标,分别是200.150.100和50码的距离码标,而这些码标的码数是到果岭前部"T"形符号的距离而非果岭中央。正对"T"符的果岭后方边缘也会标有一个显眼的圆点,标定此为果岭后端点。在正规赛事中,赛事组会在始发洞会派发记分卡,当地规则和当轮旗位纸。每洞的旗位在纸上标出数据。如:13R(25),意味果岭纵深25码,旗洞在前部13码偏右的地方。R表示靠右,L表示偏左,而C则表示正中。上图的13R就是业巡总决赛的首轮旗位,一个让大多数球手栽跟头的洞杯位置!

 

    图中,外圈粗黑线是整个果岭的形状,果岭上的粗黑弧线表示坡岭折线,短密的细箭当然是坡折的走向;坡折线围出的中央是果岭平缓区域,在这个区域中用一些较长的箭线,表明坡变的大趋向。从图中我们看到:除了左后部有一块区域略平外,果岭的整体是向右侧下斜的,在果岭右侧有个独立的圆圈区域,圈内的箭头很短密且一致向果岭外指去。我在上面画了三个感叹号,表明这个区域很危险,根本无法停球。

 

    相信有经验的球友都看出来了,这一洞的果岭真的凶险!当旗位插在13R这个位置时,如果你的球打到前方或右侧果岭边上停住,或许你还能施展短打绝技去做到一切一推保帕。假如你打得太左或太后而出了果岭,那么,估计你得拥有和米克尔森一样的短打水平才敢想着将球切到洞口3码之内。别说切救,就是从左侧5码外推球,你也最好要想着推轻点。过洞的球只要尚存一点点冲力,那也十有八九有可能会溜出果岭。别忘了,这果岭的下坡速度绝对不止11。

 

    在配对赛和练习日,我意识到这一洞的果岭特别难缠,所以,我对这个果岭的观察就特别用心。赛前,我把这一洞的目标杆数定为守帕保柏忌,能射鸟纯属是太运气!攻击这个旗位并能将球留停在洞旁,只有做一个高飘的小右曲球,让球柔柔而没有冲力地飘落在旗位左前的果岭上才能实现。

 

    面对这个旗位,球一旦打大或打左去到果岭外不行;打得偏右又会回溜停不住而滚出果岭,攻击这个洞杯最稳妥的攻略是:瞄正果岭中间打一个高飞或低停球,让球落在果岭前半区最佳,没有太大冲力的球才能停在果岭!而这些攻略的形成,缘自对果岭的了解。没有做足果岭图功课的球手,如果不是运气,在首轮这一洞能收获柏忌甚至更好的杆数确属不易。也算是高人了!

 

高尔夫实战攻略:果岭功课。

 

    意犹未尽,再来说说美国公开赛笫四轮的一个案例。相信大家对图中老虎的这个球位还记忆犹新,他就是在这个位置推进小鸟把洛克.梅迪亚特逼进18洞延长赛的。而在笫四轮中,梅迪亚特和韦斯特伍德的球位就比老虎略差,这两人最终都没能推进直接获胜或进入延长赛的小鸟推。上面这张是美国公开赛的18号洞果岭模型图,根据那些阴影能清晰地看出果岭的坡变走向。韦斯特伍德和洛克.梅迪亚特打过旗洞正后方的球位在同一条略有下坡的球线上,在他俩的球位去到离洞杯尚余1码的球线上有一个小阴影,这是一个向右侧斜的坡变。这个坡变应该是很不明显的,这导致他俩在判读推击线时忽略掉了,结果在比赛中,他俩力道恰好的球到此都溜向了洞口右侧。而老虎的球线右侧也有一道暗影,这让老虎有点拿不定主意。老虎招来球童帮忙判读这条球线,俩人最后确定那个暗影是坡底尽头,球线是直的。赛后,老虎证实了这次判读。(图中三人的球位是我在当时标注上去的,很准确)

 

    以上所提到的只是让大家有所回忆,并不是我要说的攻略!在下面这张模型原图中有两条交叉的白线将果岭分成四大区域。实际上,这就是美国公开赛多利松球场18号洞的四个旗位区。大家想想,当球位不能去到当天的旗位区域范围(尤其是进入对角区域时),你的推击线是否就处在"翻山越岭"的艰难处地?要想收获低杆,球员就必须要在攻击果岭时将球送到旗位区内。否则,在四大赛的快速果岭上,若想在不恰当的球位区躲过三推的恶运恐怕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高尔夫实战攻略:果岭功课。

 

    要征服一个球场并打出低杆,除了有指那打那的击球技术,你仍需做好够细的攻略功课。这些功课能让我们在开球台上就知道那里有危险,知道将球开到何处才能让下一杆更好打,才更容易拥有攻击旗洞区的有利球位和攻击角度,更能明晰把球打到果岭的哪一侧才容易获得最好的推击球线......至于不能完全指那打那球友,你起码也能明白并选择一个保守的去向。攻略,是煮饭的水,炒菜的油,是高球竞技的深层所在。想打好球,岂能欠交这个作业?单差球手对一个场子的攻略功课做得到家,一准能省下几杆来!

 

    静态且有支撑,还有三点一线的瞄准辅助,很多人在进行100米步枪射击时尚会脱靶,更何况我们启动全身去挥杆击球超百码?打高尔夫球终会有失误。这使得制订的攻略在执行中途有时需要根据即时球位来修正,需要心态够好和脑子够活。但这并不意味我们的攻略作业没有用处,起码,果岭图作业一定能让你知道应当把球放到什么区域才容易一推进洞或减少三推。正因为太需要讲究攻略,高尔夫才被说成是心智运动!

 

高尔夫实战攻略:果岭功课。

 

    赛组委发放的球道本不会包含果岭祥尽图,需要球手自作功课。以多利松18号果岭为例,我会在试场时画出这样的图来。除了没能标上果岭的纵深和横长数据之外,我基本上画出了果岭的造形。何处是高坡和平坦位以及坡变走向几乎已能一目了然!如果沙坑,草坑或水障不是紧挨着果岭环的话,我还会标注出这些区域到果岭的间隙有多少码。因为有时候,这个区间就是你最需要的过渡杆落点区,这也可能是你保守的一杆最可能偏失到的球位区域。你一旦知道有这安全的区域,那么,你攻旗的一杆会省却很多顾忌而更放得开!

 

    关于球道攻略的功课,我在"这算是高手秘诀吗?"一文中也有简单说过。摘录部份: 

 

    我注意到几乎每一个顶尖球手,在试打时就很用心地观察球场的每一个角落。他们有时用一号木开球后,又用球道木或长铁杆再开出一球。经过比较后,他们会在球道本上标出每一洞(自认合适)的最佳落球点和球位,并记住此点离果岭的距离。......在此标注的球位四处走动,去落球距离的球道两侧,看看有没有隐匿的障碍,观察长草的状况。

 

    果岭的形状和周围的环境是他们最侧重的。何处平坦,何处有坡度,坡度的走向和距离数据等都会一一画下来。这里有个"术语",叫"果岭图"。记好了才能更好地帮助自已考虑避开果岭边的陷井,才能在攻击果岭时明白旗洞的状况而选择攻击的线路和落点区域。擒鹰捕鸟才会更加有谱......不是吗?当果岭有侧坡时,你起码可以把球昂在坡下。有谁会喜欢给自己留个下坡的推杆位置......

 

    各球场因所在的地域不同,空气温度和湿度都略有不同。即便是同一个球场,一天里的早晚和中午都会略有不同。除了露重空气阻力之外,球和球杆在冬天遇冷后也会丧失一定的弹性。所以,你击球的距离可能会和你平时的距离有一定的误差。试场时,在100和150码桩的球道上打上几个球,这样,你就不会有疑惑。遇到果岭前后或感觉有可能落入的沙坑,他们会在这些沙坑扔下几个球,然后不顾满脚沙子去练几下沙坑击(练习果岭边上的沙坑绝对不如场上的来得真实)。

 

    一味地强打强攻,靠仅有的半桶水处理球的能力去应付是不能打好球的。没有对球场进行熟读,没有预先制定可行的攻略方案,等到球位出现了状况需要解救时,此时,你已经输了!

 

    如果大家觉得有用,就请看看我的"意淫"奥古斯塔球场一文。那是我根据对球道本的观察和思考后写出的攻略框架,我经常在实打前对着球道果岭图用意念去想象着打上一遍才动杆。我想:这是好习惯!

 


转自老小子闲侃的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