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雅安地震,谈震后心理重建(三)

(2013-04-24 10:37:19)
标签:

雅安地震

重大创伤

情感

分类: 珍爱生命

雅安地震从震级强度、破坏程度、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方面都远远不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但是,由于汶川地震以来,全社会对于地震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各方面参与救援的志愿者也是数不胜数。这样就造成了雅安地震的心理干预和汶川地震有很大的不同。

从目前救援的发展情况来说出现了两个问题:

首先是由于志愿者太多,而很多地方的救援工作所需人力已经接近饱和,而这些志愿者也不愿意轻易离开。于是,在本来已经很拥挤的灾区,如何去安置这些包含热情的志愿者,又不能让他们过于失望,成为了目前工作的难点。而对于这些无事可做的志愿者来说,没有分配到工作就如同满腔的热情没有被认可一样,在心情上面很是低落。若是那些本身救援知识和身体条件不是太好的志愿者,因为不适应灾区的环境而被迫返回,也是对于自信的一种打击。有些志愿者表示,来了灾区以后,发现自己也变成了灾区的累赘,很是尴尬。而即便是那些有工作、有救援经验的志愿者,由于灾民普遍情绪比较激动,以及信息上的不对等,也频繁遭遇误解和尴尬的局面。

其次,由于救援工作的快速展开,灾民每天除了互相联系之外,也很少有事可做。除了高三以外的学生,基本上也处于长时间停课的状态。但是,受灾较重的天全县由于迟迟得不到救援物资,灾民难免产生心里不平衡的情绪。而原本是中坝村灾民之间分享猪肉的自救,被媒体曝光后变成了“中坝村村民地震期间大吃大喝”,也严重损害了灾民的感情。

的确,目前的救援工作虽然大面积铺开,但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自发和无序的问题。尽管对于大局来说可能影响不大,但对于身处事件当中的每一个志愿者和灾民来说,自我的心理状态是会受到很大影响的。而对于即将参加高考,本身就处于一定考试焦虑情绪当中的高三学生,也会带来相当大的心理波动。

当物质上的援助达到饱和的时候,人们对于心理和精神的援助就更加渴望。因为这个时候人们的想法已经不是“活下去”,而是希望“活得更好”。而无事可做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这意味着自身的价值没有得到认可。一方面救援组织要对于空闲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另一方面志愿者和灾民也要自己积极寻求自我救助,让自己的时间充实起来。

心系雅安,寻找每一个生命奇迹!

 

如何提高情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