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题研究课六:法布尔与昆虫记

(2020-01-30 15:14:02)

《法布尔与昆虫记》学案设计

学校: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学 设计者: 朱华岗 适用年级:三—六

教学内容

《昆虫记》读本中“蜘蛛结网”、“蜘蛛网上的猎物”选段。

执教日期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

2.了解蜘蛛的一些知识。

过程与方法:

3.能描述蜘蛛的形态。

2.在画蜘蛛,观察蜘蛛,描述蜘蛛等过程中,初步知道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5.知道科学阅读需要仔细、耐心、全面的观察。

6.培养学生养成用科学的方法主动开展科普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观察、描述蜘蛛。

初步知道如何去观察、阅读小动物。

教学资源

学情分析:

1.学生身边的科普读物很多,但能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系统向学生介绍科学知识的科普读物很少。因此学生获取科学知识没有连贯性、系统性。教师可通过对《昆虫记》的阅读指导,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阅读方法,使学生获取系统的科学知识。

2.学生喜爱小动物,更喜欢观察、阅读小动物,但平时学生都是没有目的的观察,更没有一定的方法,所以观察没有深度。

教学准备:蜘蛛或者蜘蛛标本,蚂蚁捕食的视频资料等,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下八卦阵,单捉飞来将。

学 程 设 计

导 航 策 略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13分钟)

1.学生画蜘蛛。

 

 

 

2.学生展示自己画的蜘蛛,其余学生说出他画的怎么样?

3.引导学生说到:因为平时没有认真的去观察蜘蛛,所以画错。

 

 

 

二、提供素材,动脑思考,合作探究。

7分钟)

1.学生观察蜘蛛或者蜘蛛标本。

在小组里描述蜘蛛。

 

 

 

2.学生描述自己观察到的蜘蛛。

 

三、交流分享,质疑追问,建构智能。

10分钟)

1.学生阅读一段法布尔关于描写蜘蛛的文章。

 

 

 

 

2.学生谈科普文章写的如何。

 

 

3.学生阅读法布尔的生平介绍。

 

 

 

4.引导学生回答到:法布尔来到野外,走进真实的动物世界,并且进行了仔细、耐心、全面的观察。

 

 

 

5.引导学生阅读《昆虫记》中选段,找到因为蜘蛛没有翅膀。

教师再给出更正确的答案:因为昆虫是六条腿,而蜘蛛是八条腿。

四、提炼总结,及时练习,反馈修正。

10分钟)

1.学生观看蚂蚁捕食螳螂的视频,并且描述。

 

 

 

板块一:

1.提问:蜘蛛是一种常见的小动物,同学们见过吗?下面,请每个同学在纸上用简笔画快速画一只蜘蛛。

2.提问:你们觉得他画对了吗?

3.思考:蜘蛛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你们为什么还画不出正确的蜘蛛。

说明:阅读小动物,需要有目的的仔细观察

 

板块二:

1.提问:如果老师给你一只蜘蛛,你现在能仔细观察,并且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吗?观察蜘蛛,然后写在科学活动单上。

2.谁来描述自己观察到的蜘蛛。

 

板块三:

1.讲述:通过仔细观察蜘蛛,我们描述出的蜘蛛才更正确。老师这里也有一篇描述蜘蛛的科普文章,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阅读时,把你认为写的好的词句划下来。

2.你们觉得这篇文章写的怎样?比我们刚才描述的有什么优点?

3.介绍:这篇文章是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经过自己的亲身观察而写的。

介绍法布尔。

4.提问:为什么法布尔描述的蜘蛛比我们观察的蜘蛛更加生动有趣呢?

教师总结:法布尔来到真实的自然世界,仔细、耐心、全面的阅读了小动物。

5.说明:法布尔当时把蜘蛛归为昆虫,但后来昆虫学家认为蜘蛛不是昆虫,知道为什么吗?

 

板块四:

1.说明:让我们尝试着像法布尔那样,仔细、耐心、全面地观看一段关于蚂蚁捕食螳螂的视频,然后描述出来。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2.讲述:今天我们由于受课堂的限制,还不能真正的走进自然界去观察,但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像法布尔那样,用仔细、耐心、全面的科学方法去阅读自然界。

 

 

一、让学生画蜘蛛,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让学生知道仔细观察、仔细阅读动物的重要性。

 

 

 

 

 

 

二、学生目的性强,带着问题去观察、去阅读,所得到的效果是很不错的。

 

 

 

 

三、引导学生知道,如果走进真实的自然界,进行仔细、耐心、全面的观察,描述出的动物才更生动、有趣。

 

 

 

 

 

 

 

 

 

 

 

 

 

 

 

 

 

 

四、鼓励学生像法布尔那样,用科学的方法去阅读自然界。

 

 

 

 

 

 

 

 

 

 

 

 

 

 

科学活动记录单

姓名:           

活动一:我画的蜘蛛

课题研究课六:法布尔与昆虫记

 

 

 

 

 

 

 

 

 

 

 


活动二:我观察的蜘蛛

                                                                      

                                                                      

                                                                    

                                                                   

                     活动三:蜘蛛大战蚂蚁

                                                                   

                                                                    

                                                                      

                                                                                   

                                                              

                                                                       

教学反思:

法布尔与《昆虫记》是我自己研发的一份科学阅读课程,目的是通过师生互动学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阅读方法,养成主动阅读科普读物,阅读自然界的习惯。教学过程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趣味性。教学内容从学生熟悉的蜘蛛入手,让学生画蜘蛛。在画出许多奇形怪状的蜘蛛后,学生会发现,对于生活中常见的蜘蛛,全班竟然没有一位同学能画对。从而让学生知道阅读小动物需要有目的的仔细观察。而《蜘蛛大战蚂蚁》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在惊讶的观看同时,更明白了在真实的情景中观察,描述出的动物才会最生动、最有生气。

二、层次性。整个教学过程经历了画蜘蛛、观察蜘蛛、写蜘蛛、对比写的内容、动态观察蜘蛛、再写蜘蛛、拓展到课后观察蜘蛛。环节层层递进,让学生体验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继续解决问题的螺旋上升过程,思维能力、质疑能力得到发展。

三、拓展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许会对蜘蛛有几只眼睛产生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说2只眼睛,有的学生说4只眼睛,有的说6只眼睛……对于这样一些问题,学生是有能力通过课后继续阅读,查阅资料解决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是不直接给出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爱因斯坦指出:“光有知识并不能使人类过上幸福而优裕的生活。”作为教师,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不断探究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发现自己意想不到的东西,提高自己创新能力,体验科学研究的惊喜与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