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僧”+“一道”=作者?

(2022-05-27 12:10:20)
标签:

曹雪芹

教育

历史

石头记

文化

分类: 石学

[解奇“石”之谜8]

“一僧”+“一道”=作者?

《石头记》第一回写有如下一段话:

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来至石下,席地而坐,长谈。

何谓“一僧一道”?

——意一个僧人和一个道人。

何谓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

——系指僧人和道人的长相。

然而,在此句后面,戚序本有夹批曰:

这是真像,非幻像也

藏本亦有批曰

作者自己形容。

这两条批语是何意?

答案:“一僧”+“一道”=作者。亦即: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是对作者自己的形容”,是作者的“真像”

如此看来,书中所塑造的“僧”和“道”,实则是《石头记》作者曹雪芹的化身。

书中继续写道:

见一块鲜明莹洁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然后好携你到隆盛昌明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去安身乐业。”……说着,便袖笼了这石,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

……

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

现在我们了解到《石头记》开始时的“一僧一道”原来分别叫做“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我们继续往下看:

……(空空道人)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如果空空道人”是茫茫大士的再现,那么“情僧”就应当是渺渺真人的再现。

现在我们套用前面的公式:“一僧”+“一道”=作者。

我们已知:渺渺真人”(“一僧”+“茫茫大士”(“一道”=作者。

我们的推断:空空道人“一道”+“情僧”(“一僧”=作者。

实际上不必将两人相加,只其中的一人,如空空道人“一道”),也是作者。

上面所述就是作者的思维逻辑,下面我们再看书中的叙述。

前面共引了三段话。这三段话综合起来看,写的正是《石头记》的成书过程:

1、 第一段话:渺渺真人在鲜明莹洁美玉”(即原“女娲石”)上镌上了一些字,然后便带它到温柔富贵之乡,去安身乐业

说明:前面已经论证:这块美玉,即“红玉”。它既是物,又是人。作为物时,是“女娲石”,作为人时,便是曹雪芹为之作传的女子——竺红玉。

2、 第二段话:在那块“美玉”上,刻满了“美玉”在世间的“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如梦如幻的经历,又复原成为“女娲石”,回归到青埂峰下。

说明:第一次出现的“美玉”是指物,即“女娲石”,第二次出现的“美玉”是指人,即“竺红玉”。也就是说当“女娲石”再次回归到青埂峰后,上面已详细记录了竺红玉的传记。这个传记中也包含了作者的自传。

3、 第三段话:空空道人将《石头记》从“女娲石”上抄录下来。在抄录过程中,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于是改名为“情僧”,将《石头记》也改名为《情僧录》。之后又改为《风月宝鉴》和《金陵十二钗》。

说明:《石头记》的内容是什么呢?——是作者为一个名叫“竺红玉”的女子写的传记,其中也包含了作者的自传。

“空空道人”即作者本人。他所抄回的《石头记》——实是由他所撰。

“情僧”亦是作者本人。即《石头记》和《情僧录》的作者是同一人——曹雪芹。

《风月宝鉴》——“甲戌本有眉批曰:

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

此批语意思是:曹雪芹曾著有《风月宝鉴》一书,是其堂弟“棠村”为此书写的“序”。现在将《风月宝鉴》也作为《石头记》的书名之一。

金陵十二钗——该书是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撰写成的。

我们说:《石头记》是一部奇书。奇就奇在它有正(小说)、反(历史)两面。并由此在正面小说中出现大量“误谬”,也就是“谜”,因而我们也称《石头记》为“谜书”。

《石头记》的“奇”,也反映在书名上。《石头记》有四个书名。四个书名都有特殊的含义:

《石头记》:意在石头(女娲石)上,记录了竺红玉和曹雪芹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戚序本”在《石头记》后面批注曰:“本名。”

情僧录》:前面已说明,“情僧”即作者曹雪芹,因而《情僧录》意《雪芹著》。

《风月宝鉴》:意指这部著作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即如同一部立体的书,有正、反两面——表面看是一部小说,是假语村言;翻到背面,则可看到历史,都是真人、真事。

金陵十二钗金陵十二钗”均是竺红玉的分身,所以其意即《红玉传》。

关于《石头记》作者,也是有数个,“本名”是曹雪芹,此外,凡是僧和道,无一例外都是作者曹雪芹。

(霍国玲、紫军8259818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