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奇“石”之谜5]“绛珠草”为何选在“三生石”畔生长?

(2022-05-06 09:46:10)
标签:

曹雪芹

教育

石头记

文化

历史

分类: 石学

[解奇“石”之谜5]

“绛珠草”为何选在“三生石”畔生长?

《石头记》第一回写了两个神话故事。第一个是“女娲石”的故事。上一讲《通灵玉呈绿色?》论证了“女娲石”是块红色顽石。这块红色顽石,可“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一块鲜明莹洁美玉”。这块玉是红色的,因而可称之为“红玉”。而“红玉”,既可喻物,又可喻人。即亦喻指一个名叫“红玉”的女子。而在贾宝玉的房内,恰好有一个小丫鬟,称作“红玉”。

现在看第二个神话故事。《石头记》写道:

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使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

“绛珠草一株”处,“戚序本”有夹批曰:

点红字

试思二字岂非血泪乎

“绛字之所以点“红”,是因为“绛”字之意为深红。

”字可拆出“玉”来。这是曹雪芹写作奇法、秘法之一——“拆字法”。

脂批启示读者:绛珠”隐写着“红玉”。

而且不仅“绛珠”隐写的是“红玉”,“赤瑕宫”之名也隐写着“红玉”。 “戚序本”有夹批云:

“瑕”字本注:“玉,小赤也。又,玉有病者。”以此命名恰极!

“红”字二。

”:有病的小红玉。

“赤瑕宫”:“赤”,泛指红色。“瑕”,一种红色玉石。因而脂批云:“字二。

“赤瑕宫”隐写着“红玉”,当喻指人时,小“红玉”有病。

从上面所述的两个神话故事可知:所写的都是曹雪芹为之作传的女子“红玉”的前身。第一个神话故事,写“红玉”的前身“女娲石”——一块顽石。第二个神话故事写“红玉”的前身“绛珠草”——一株草木。这里便出现了“误谬”(脂砚斋语):“石”和“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怎么都能成为“红玉”的前身?

原来作者写的这两个神话故事,分别在前后两个时间段。“女娲石”的故事写的是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娲皇氏共炼出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即称作“女娲石”。而“绛珠草”神话故事则晚得多,是通过“一僧一道”之口说出的。他们道出了“石”和“木”的内在联系,用了“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的典故:

唐代袁郊《甘泽谣·圆观》:李源与惠林寺僧圆规是好友。二人自荆江上三峡,见到有几个妇女在汲水。圆规对李源道:“其中孕妇姓王者,是某托身之所。其后十二年中秋月夜,杭州天竺寺外,与公相见之期也。”十二年后李源如期赴约,遇一牧童口唱《竹枝词》道:“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相随”曹雪芹用“三生石”的故事,拟说明“女娲石”和“绛珠草”,虽然形态不同,却“性”一致,属同一事物。

那么,由于“石”和“木”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为避免使读者产生“石”和“木”矛盾的感觉,能否将其合并成一个神话?

——作者对此问题已考虑得十分周密:创作这两个神话,是为达到不同的目的。

关于“女娲石”书中写道: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

高经十二丈处,“戚序本”有夹批曰:

照应十二钗。

方经二十四丈“戚序本”有夹批曰:

照应副十二钗。

具有相同性质的事物才可“照应”。

女娲石是块石头,十二钗是人。为什么作者把石头和人结在一起呢?很明显,这是在明告读者:女娲石是用来喻指人的。

“女娲石”被拟人化,用以比喻一个名叫“红玉”的女子——她在书中被分解成“十二钗”、“副十二钗”又副十二钗”。即这位女子的容貌、年龄、身份、才学、经历、命运、归宿等等诸多方面是分别通过这众多“十二钗”来表现的。这是曹雪芹写作秘法之一——“分身法”。

曹雪芹创作“绛珠草”则有另外的目的。书中写道:“绛珠草”能够“久延岁月”,是因时有赤瑕宫神瑛使者,日以甘露灌溉”。

绛珠草)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在五内便郁结成一段缠绵不舒之意。近日,这神瑛使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的过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

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甲戌本有侧批曰:

饮食之名奇甚,出身履历更奇甚,写黛玉来历自与别个不同。

此批明确:绛珠草既是林黛玉的前身,那么读者便可推断出:神瑛使者便是贾宝玉的前身。神瑛使者”“意欲下凡,造历幻缘”,绛珠仙草便也同他一起来到人间。由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这就是书中有众多情案的来源。其背后所隐写的都是曹雪芹和红玉之间爱情的不同的时期和片段。

(霍国玲、紫军

010-8259818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