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雪芹呼唤“解味人”

(2021-01-24 10:29:15)
标签:

石头记

曹雪芹

文化

教育

杂谈

分类: 石学

[“石学国玲”三]

曹雪芹呼唤“解味人”

    《石头记》第一回写道:“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之后题了一首绝句: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里甲戌本有批曰:“此是第一首标题诗。”这首诗的标题便是“金陵十二钗”。这首诗包含着两层内容。

    第一层内容:《石头记》这部书虽是作者编纂的小说故事,却是“一字一泪,一泪化一血珠”哭成的,而且是“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第二层内容则是:读者对于作者在创作时,边写边哭,以致哭死,很不理解,嘲笑他是“痴人”。于是作者就感叹道:世界上有谁了解我写书的缘由?谁是我的著作的“解味人”?

曹雪芹去世于176421日。之后,《石头记》便流传了出来。27年后,即1791年,程伟元、高鹗将带有脂砚斋批语的八十回本的《石头记》阉割、篡改成删去全部脂砚斋批语的一百二十回本的《红楼梦》小说,之后由皇家的萃文书屋出版。《石头记》因是被禁毁之书,在清代,人们只能读到阉割、篡改本《红楼梦》,而该书堵塞了研读者解开“其中味”之路,也使得数以万计的研读者将解开“其中味”看作可望而不可即的幻景。直到民国元年(1912年)石印出版了“戚序本”《石头记》——这是一部与“程高本”《红楼梦》有明显区别的曹雪芹著作——没有后四十回,却存有大量批语。因书的前面有一篇名为戚蓼生的《序》文,使当时的研读者耳目一新。

从此曹雪芹著作便开始在社会上存在两种版本:一种是清朝延续下来的遭到阉割、篡改的“程高本”一百二十回《红楼梦》;一种是有正书局于民国元年(1912年)出版的“戚序本”《石头记》。——这使得研读者解开“其中味”有了希望。

(本文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