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柯岚《红楼梦成书传世之谜》(之一)
标签:
文化历史石头记杂谈 |
分类: 论辩、论文 |
评柯岚《红楼梦成书传世之谜》(之一)
一、对《石头记》阉割、篡改为《红楼梦》者,是程伟元、高鹗,柯岚将阉割、篡改者说成曹雪芹本人,观点严重错误
(一)曹雪芹著作有《石头记》和《红楼梦》两大版本和系统
(二)柯岚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对《石头记》删改后之书
(三)柯岚认为曹雪芹所删除的内容
(四)柯岚上述的讲述纯属猜测,毫无根据
1 、己卯本是乾隆二十四年冬的“四评本”,其后还有三个抄本,并没有将柯岚所说的关于芳官剃头的段落删去
2 、曹雪芹在乾隆二十四年秋以后并没有离开香山正白旗旗营,而跑到深山中隐居
柯岚认为:曹雪芹在乾隆二十四年以后便到香山深山中隐居起来,隔绝了与外界的联系,甚至连每月的钱粮也不到原旗营去支领了,就连老朋友们也不知他居住哪里,以至后来再去找曹雪芹时,看到的只能是一座新坟了。——这完全是柯岚毫无根据的猜测。
柯岚的根据只是敦诚《赠曹芹圃(即雪芹)》中的第一、两句诗歌:“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便下结论说曹雪芹开始过起了隐居生活。但是柯岚有意忽略了该诗下面的两句:“衡门僻巷愁今雨,废馆颓楼梦旧家。”“衡”即“横”,“衡门”意: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巷”一般指较窄的街道,这里则指有着较窄道路的村庄。“今雨”:与友人的交往。杜甫《秋述》:“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雨……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不来。”后人便以“旧雨”、“今雨”来指结交友朋。“衡门僻巷愁今雨”意:因居住偏僻村庄里简陋的房舍中,很少朋友往来。“废馆颓楼”,指已经破败的楼堂殿阁。请读者注意“衡门僻巷愁今雨”这句诗。诗中明白说明曹雪芹并非独家居住在深山中过着与外界不相往来的隐居生活,以至柴米油盐也要由他人送来,而是居住“僻巷”中,不是杜绝,只是很少与朋友期间来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乾隆二十六年辛巳(公元1761年)。柯岚认为的开始过隐居生活(乾隆二十四年)两年后。
敦诚于乾隆二十七年(壬午)秋写出《佩刀质酒歌》。对于这首诗歌,敦诚有个注释:“秋晓遇雪芹于槐园,风雨淋涔,朝寒袭袂。时主人未出,雪芹酒渴如狂。余因解佩刀沽酒而饮之。雪芹欢甚,作长歌以谢余,余亦作此答之。”槐园是敦敏的别墅。敦诚在乾隆二十七年秋天的一个清晨,在槐园附近偶遇雪芹。当时风雨交加,天气寒冷,雪芹酒渴如狂,敦诚就将自己的宝剑作为抵押沽酒痛饮。雪芹乘兴而作长歌。这首诗说明雪芹仍同以前一样,外出与朋友交往,并未如柯岚所说,隐居起来,不与任何人来往。
曹雪芹去世时,也并不是朋友们都不知道,过了些时日,他们才来找雪芹,只能见到一座新坟。从敦诚留下的《挽曹雪芹》诗,可知他就参加了雪芹的丧仪。该诗的前四句为:“四十萧然太瘦生,晓风昨日拂铭旌。肠回故垅孤儿泣,(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泪迸荒天寡妇声。” 旌,是古代的一种旗子,在这里是指灵幡,形状长而窄,即敦诚该诗第一稿中的“铭旌”。铭旌是竖在灵柩前以表示死者姓名的旗幡。从“晓风昨日拂铭旌”可知,此诗写于为曹雪芹送葬的第二天。并从该诗可知:曹雪芹的去世与其爱子先他而死有关,在雪芹死后,其寡妻十分哀伤,哭声凄惨。——同样证明柯岚的雪芹晚年“隐居说”根本站不住脚。
除敦诚的诗外,敦敏和张宜泉等人也有诗文可证明曹雪芹并未断绝与外界的交往,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
联系方式:
电话:8610—82598181
地址:北京香山杰王府18号霍国玲
邮编:100093
博址:blog.sina.com.cn/huoguoling(霍国玲的博客)
(“石学”丛书介绍及购买方式:见“博客”的“图片”栏)
E-mail: zhanghui380430@163.com
微信(mp.weixin.qq.com)公众号:huoguolingzijun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