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随着生命的瞬息过程,在该年轻的时候,你就年轻。
——普希金

美丽女兵70年代的模样,我看到她时,大致就是这样,我也是从这
一张博主照中予以认定的
我在2011年2月11日用“老马”这个博主名正式开博。3月
6日,我在浏览网页时确定:那个署名“飞雪雁来”博客的博主雪雁,就是我三十多年前曾在一个战士演出队里呆过的“美丽女兵”姜雪雁。于是我向她传递纸条:这张个人资料照片提醒我,我大概三十多年前就认识你了。网络真好,一直没有音讯(雷继锋跟我说你去了深圳)倒是在这儿见面了。刚刚开博,不像你在这儿已经有了不一般的阅历,应该多向你求教。有空上我那儿指点指点哦。马亚平
一天没有回音。
3月7日,我看到雪雁最新的博文“《兄弟,我带你回家》电视剧筹拍惹热议”里热闹非凡,正在热议电视剧从资金到场景的具体安排。雪雁俨然一个统筹兼制片人,最后还不忘将几乎所有的角色都作了安排,(这又似乎抢了导演的工作)。我在此留言:到底是军人的渊源、军人的出身啊,对部队的情谊估计已经融到了你的血液中。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老战友才首次看到了你的豪迈,你的热情乃至于不同凡响的创造力。刚才草草看了一下,老马在你的剧里面大概也就化妆师还算合适的了,跟你通通路子不知能不能在戏里露个脸,甚或当个一闪而过的老大爷什么的。三十多年未见,网上能见个面,有个了解什么的也很开心。(我在这里已经明显传递信息,我是她三十多年前的老战友)
当日雪雁回复:英雄篇章都是激昂激扬激情文字!被他们的不同凡响深深感染!!军人背景令我更宜撞出火花!您自告奋勇吧,看适合啥就干啥,不挑挑拣拣,风尚了不得(这一句我始终不得要领)大雁和晓晨领导还有什么可说的。由此可见,我的那个战友相认的信息她根本就没有接收到,从情绪看,她还处在“指点江山”的亢奋之中,是对着我说话,但却在回复的最后,征求起其他“领导”的意见来了。
同为3月7日,我在她的另一篇博文《菩萨普度众生,超度英烈亡灵,保佑英雄后代》也留言。不过说实话,此时我对雪雁的佛教绘画艺术造诣确实到了惊叹的地步,而这篇文章里集中了她自己挑选出来的77幅代表作品,我这个人因为工作,自以为有点视觉方面的艺术鉴赏能力,于是留言也很真诚:前面有博友评价“圣洁”“精美”我以为这样的评价很到位。如果让我评价的话可能还会加上“大气”和“传神”。但更多的感受可能是惊异。从中可以悟感到你这些年来的思索、钻研和创作态度的虔诚。俗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都三十多年了,老马应该刮无数次的目了。
3月9日雪雁回复:我俩认识吗?(这次算是有点靠谱了,算是把整条留言念完了)
老马即继续评语:我俩当然是认识的罗,否则我会那样写吗?是哪一个老马,你点过来一看不就知道了。因为我给你递过纸条好像没用。祝贺你,我看到了一个焕然一新的你。
3月10日雪雁继续回复:我去你的博客看过照片,没找到印象啊!发纸条给我?报出大名来吧。
同为3月10日,雪雁进入我的博客,大概是看到了我的短文《小忆洋山岛》上有关于上海警备区战士演出队的事,便在此处留言:字体最好在20号,这太小,看得费劲。上海警备区演出队,马亚平?还是没找到印象啊,警备师?还是哪个师的?(我知道雪雁的眼光为什么老在警备师,一个演出队的认不出来,还老往警备师扯,这多少有点令我胸闷)于是老马回复:愚园路523号去过吗?后勤演出队去过吗?你的眼光怎么尽到警备师了呢?唱歌的高个上海人马亚平没有印象?(老马当时在上海警备区算是有点影响的歌手,此时为了勾起雪雁的记忆,不管了,已经顾不上谦虚了)我怎么对你印象颇深呢?说实话,你那时还蛮内向的呢。
雪雁还是云里雾里:我俩一个演出队的?你是后勤演出队独唱的?你将博主照换上军装的吧,(我知道,如果博主照换上穿军装的,就基本上被拉到她那个队伍里去了,好像叫“战博客”。博友之中有点部队生涯或者部队情结的全这样)或上传到博客相册里,(留了一点后路)我来辨认一下。
尽管我还是按照相约定的,在第二天就将部队,尤其是上海警备区后勤演出队时的照片扫描后上传,(照片里面有许多人是共同熟识的)然后继续交流。但交流到此时,我对雪雁的记忆能力已经不抱任何幻想,对原来想象的老友相见时热烈而多情的惊喜场面,当然也不抱任何奢望。(我原来想象雪雁起码跟我差不多的会惊喜异常)说实话,我此时真感觉自己像一个网上的“街头骗子”,用的是老成练达的行骗手法,以博取良家妇女的轻率信任(我们在新闻和故事里可以经常见到)。天地良心啊!我好歹也算个有点身份的人。更重要的是,那段往事至少在我的心里还真的存在,还真的想抹也抹不去……
应该是我当兵的第一年,在上海警备区后勤部的战士演出队。那天上街了,坐公交车回驻地,坐的是几路车我已经忘记了,反正是要经过八五医院门口那条华山路的。中途上来两个女兵,估计是八五医院的。因为背对着她们,不好意思刻意观察。一会儿,我有点忘乎所以,嘴里面轻轻哼起歌来(是不是有点卖弄直到今天我也说不准),女兵不语。但等到她们下车的时候我听到了奚落声,大体意思是:会唱两句有什么了不起,小当兵的拽什么拽。我下意识回头一看,看到她俩正下车,而此时那位长得更靓丽一点的在下车之前朝我瞥了一眼。那一瞥喔,当时没有什么词汇来予以形容,如今知道了,那叫惊鸿一瞥。当然,我是直到今天才真正知道,她的这一瞥没把我给瞥进去,而我却的的确确把她给瞥进来了。
美丽女兵的惊鸿一瞥,这在年轻的男性战士心里将会激起怎样的波澜恐怕没有当过兵的人是无论如何也难以感同身受的。演出队之前我就在新兵连三个月,继而在横云山仓库基层当兵约几个月,那半年时间里,几乎连女人的影子都没见过。连队里有俗话:“当兵三年整,老母猪赛天仙”。话是糙了一点,但话糙理不糙。雪雁博文《女兵傲吗?——女兵气质今昔说》里有对野战军战士变着法的住医院,然后站在院子里偷偷瞄看女兵的情景描写。这看上去有点病态,甚至有点有违解放军同志的形象。可这都是事实,当过兵的我绝对的理解,因为从那个年代起,就将此看得很正常。
我算是个城市兵,大小也见过点世面,偷瞄不会,但说实话也挡不住这美丽女兵的惊鸿一瞥啊!
缘分并不仅仅是公交车上的那一幕。就在多少天以后,美丽女兵就来到了后勤演出队,我这才知道,美丽女兵就是姜雪雁。(因为先前姜雪雁到演出队来过,我也曾听别人经常提到,这次才算把人和名对上了)但那时候的姜雪雁已经穿上了四个兜,我当时仅仅是个新兵蛋子,男战士怎么能打女干部的主意呢?所以,即便是好感乃至心仪也是断断不敢显山露水的。只能在暗中“密切关注”。我为什么对姜雪雁的记忆和现在的她有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因为她当时就是这样的:内向,话不多,但是很爱笑,记得好像还有点笑不露齿的古典美人风范。笑的时候习惯性低头,举手捂口,是不是有兰花指翘起我倒是忘记了。反正是一种蛮妩媚的笑,带有一种羞涩的笑,这倒也符合我心里那种“美丽女兵”的美好想象。直到今天,我仔细看了雪雁和相关的博客,知道从74年初开始,她即遭遇什么很不如意的事,好像是什么事授人以柄,不但遭受领导的批评,而且成了一部分人背后议论的对象,此时的人生是最压抑也是最低潮的时候。看到这一段时我总是暗生好笑:这一压抑,怎么不小心压出个“古典美人”来了。
记得有一天晚上,雪雁一个人在水房里洗衣服。好像是自我陶醉般的半眯着眼睛,有点即将醉入花丛的感觉。觉得是一个接近的机会,说不准今天晚上与“美丽女兵”就能套上近乎,发展得顺利一点,或许还能表达一点“十分倾慕”之类的意思,就佯装很关心女同志的样子,走上前去搭话。当然,那也是大着胆子的、那也是有点心动加速的。可能是尽顾着看人了,具体说点什么话还真想不起来了,反正是有一茬没一茬地搭着。只记得雪雁说她吃了安眠药了,现在人已经开始懵里懵懂,我看她脸是笑着的,眼睛还真有点醉眼朦胧,倒是这样子更美了,把我一个小当兵的搞得心别别跳。我记得我开了几句什么玩笑,是不是真好笑也管不了了,但雪雁是笑了,还用她那湿答答的手遮住笑口,还是那种古典美人般典雅的笑。突然,她有一个小趔趄,人往前冲了一下,我就想用手去扶她的肩,但因为心别别跳得厉害,缩回手,不敢造次;又说了一会儿话,她再有了一个趔趄,我又伸出手来想扶她,手一靠近,这会儿心跳得更厉害,别别别的,都快跳出喉咙口了。不行,这样下去,雪雁可能就地躺倒,那是因为安眠药给闹的;照当时的情景我也完全有可能跟着躺倒,那是因为心脏出了问题。想到此,我便随口说了一声:“你早点回房间休息吧,要不真的要晕倒”。说着,就匆匆象逃也似地离开了。
雪雁这次在演出队的时间很短,短到什么程度,我真的记忆不清。几天?一两个礼拜?反正能够深深刻下记忆的就这两个场景。为了给自己这段“情”予以佐证,我前些天就给当时的几个战友打电话,有的说74年以后姜雪雁就没有来过,有的说不记得了。导致我甚至有那么几天自己都开始怀疑自己了:那是不是梦境啊?后来一想不对,人的情感是不可能这么来欺骗自己的,那些个战友之所以印象不深,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我那样有“惊鸿一瞥”或者“心别别跳”的经历,没有什么波澜起伏的心绪,经历了,一样忘不掉。还有一点,就是雪雁这次到演出队的时间太短。这是我后来看雪雁博文后推测出来的。雪雁曾经说到过,因为八五医院的那件事,(就是刚才提到的那件事,但真要论是什么事我也不知道,)医院后来用另外一位女兵将她换回医院。而这一说“换”让我想起来了,因为后来换过来的那个女兵我是认识的,还就在雪雁博客里的一张女兵合照上有她。这样我才在时间上真正推算出来:应该是1974年的早春,距今已整整37年了。
以后与雪雁基本没联系,记得一次在街上走,远远看到她,雪雁是低着头在走,情绪似乎不太好。就快步上前,记得还叫了一声,只见雪雁走得更快,而且一拐就不见了,这一次,估计是把我当成骚扰她的街头流氓了。.
1977年上海警备区演出队在外白渡桥边上的原苏联领事馆集中,这次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因为说要给上井文工团编制了,当时的队长就是雪雁和还东战友在博文里说到的人:侯阜晨。记得在这一届演出队里,演员们除了训练演出,平时也没有太多的事,喜欢聚在一起胡诌海吹,成了一个信息平台。此时偶尔也能听到点关于雪雁的“绯闻”,(当时还没有这个词汇,但意思大体能够反映)所谓绯闻,无非就是跟谁谁谁处朋友了之类的。当时我已经能够比较坦然的面对这类信息了:绯闻多,那不就因为雪雁漂亮,是个“美丽女兵”吗?如果不漂亮,即使有天大“绯闻”,估计信息也传不到这里。
与雪雁的这一段“邂逅”为什么仅仅成了我一个人的回忆而已,这个问题我也想过,当然这两天想得要更多一点。这里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外因就是我是个第一年的新兵,新兵连出来没有几个月,浑身上下还忐忑着呢。而按照规定,战士是严禁谈恋爱的,这在部队似乎有天条般的威严。所以,当我的心里一旦心仪(直白一点就是动情)某位“美丽女兵”时,我自己在心里将此就已经看得“犯罪感”十足了,就会身不由己的予以压制。还有,雪雁那时已经是女干部了,又是军队高级干部的后代,我作为初来乍到的新兵,在等级森严的部队里无论是有意识无意识,都会在看待雪雁时采取一种向上仰视的角度,这本身多少也是压力。内因倒是自己的问题,回顾自己几十年之中的“情史”,真正是写不出什么“可歌可泣”的故事,一般的情况就是“情发动”比较快,但是“情主动”就明显欠缺,而涉及到“情耐力”和“情恒久”之类的,那就更无从说起。比如说,咱也弄他一段“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之类的动人美事,在感天动地的同时也感动感动自己,得,丁点没有,被人家倒追的倒有好几次。男人哪!一生都没有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去追求心中的挚爱,似乎多少总是一种悲哀。我有时候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这方面有什么先天性的缺陷。所以,这段“心仪美丽女兵”的往事就没有续写,当然,更没有连载,因而也就变成了真正自己一个人心里边的“翻江倒海”了。这是真话,除非我敢于大胆虚构。
其实,巧遇雪雁也多少带点偶然性。我开博前曾经关注过北京《烟袋兄弟》的博客,也是位军队大院出来的“革命后代”,我关注他是因为那张太年轻太英俊的军人脸庞,同龄,继而了解他的军队大院生活,革命前辈生活,了解到的许多内容都让我感到亲切、也很有意思。开博后,我在《烟袋兄弟》那里瞎转悠,这就转到了另一位“美丽女兵”,说穿了,也是因为那张“天使般”的脸庞吸引了我——《小五子》博客,点进去一看,同龄,开国将军的后代,数十年的部队文工团生涯,传奇性的故事也不少,蛮吸引我这样有点军队阅历的半拉儿老头。一次,看到其中“不是周庄胜似周庄”的博文,说的是上海郊区著名的江南水镇朱家角,我因为曾无数次陪客人去过那里,熟悉得跟单位后花园差不多,就进去逛了。照片里的另一位女主角就叫雪雁,看了大量小五子和雪雁的照片,我的脑子却并没有马上展开联想。只觉得这位名叫雪雁的女士太时尚啦,整一个娱乐界或者时尚界的大腕啊。大墨镜(看不出品牌,但绝对是高规格的),黑白条纹短襟时装,一对铂金的大耳环,胸前一大堆好像既有佛珠也有亮闪闪的金属类链子,牛仔裤也是大品牌,不是“李维斯”,至少也得“卡文克莱”,约5寸左右的高跟皮靴,好像也有亮闪闪的金属附件予以配置;要说拙朴的,也就是那一条大辫子,又粗又长,拙朴之中更见积累的功力。而恰恰是这一点拙朴,我以为则应该是真正领悟了时尚内涵的“高人”才会有的选择,那是大时尚啊!照片很多,随意浏览。忽然,某一个角度,让我看清了这位“雪雁”的脸颊,联想便是由此开始的。
姜雪雁变了,她依旧是那样的美,但这种美与37年前那种“美丽女兵”的美已迥然不同。论外在,岁月在她身上没有刻下多少印记。起码有一点,她的身材依然娇好,她的外貌与她的实际年龄相比肯定年轻不止一两个数量级。然而论内在,肯定属于大变。她现在哪还有半点当年“古典美人”般羞怯的感觉。眼光是明亮的,直视的,充斥着不羁的感觉。她的穿着是那样的引领潮流,比如色调分明的虎皮帽,比如,海洋蓝一般的大坎肩,这些,我在上海即便是最时尚的处所都不太容易看到。与她三十多年前的那套棉布军装比,用上“天壤之别”这个词汇肯定也不为过。当然,我真正聚焦的还是她的署名雪雁的博客。
雪雁的博客就像一汪大海,太丰富了。2009年2月才开的博,至今博文总量已达700多篇,收藏博文900多篇,照片总量13000余张。几乎所有的博文评论席留言者均超过百人。多的时候,达五六百条留言。致使我给她评论席留个言什么的都怀疑她能不能看到。我真要想在里面摘录点什么,每次都必须得到雪雁的指引才能完成。我心里清楚:如果靠我自己,一两个小时上去基本能做到的只有无功而返。这两天,我因为要写这篇博文,企图按照我过去的写作习惯,做到“基本能读懂她”。已经将业余时间的大部分用在雪雁博客浏览上,搞得真像个雪雁的“老粉丝”。到头来,效果比一头雾水也没好多少。这就试着给她缕一缕吧。(望雪雁海涵,望各位看客理解)雪雁的博文主线大概有这么几条:初期,主要是与父母的感念线和几位曾经在人生路上帮助过她的“贵人”的感恩线;中间基本长时间暗伏着的是一条她自己的感情线(这一条线我比较感兴趣),她真正专注同时也始终没有放弃的是凸现出来的艺术线。而最近阶段她满腔热血为之大声鼓与呼的是反映中越自卫反击战那些战场勇士的英雄线。
雪雁文笔的华丽以及恣意徜徉般的写作风格我倒真是没有想到,我也算是文字堆里出来的人,像这样能写、敢写、率性而几近狂放地写的女性我还真是不多见。(数十年前光注意人家长得美不美了,而人家如此的才情一不小心就被忽略了)。正如雪雁她自己讲的,她不喜欢讲故事,而喜欢将思想的火花迸射出来的时候予以真实的记录和反映。在她的博文里面,充满了富含哲理的感悟,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赞美,同时也充满了对人生真谛的思考和解析。咱这算是遇到了真正的才女!
但也因为雪雁的文章是那样的“高屋建瓴”,真要找点什么具体的材料,那是相当的累人。比如说,感情线就不好写。尽管几乎处处可以看到雪雁对于情感的“真情抒发”,但具体真要找到她情感生活的脉络,费老劲了。我是在雪雁与她的第一个贵人,忘年交,也是开国中将,中国军事史上值得一书的人物郭化若将军的交往博文中才看到一点真材实料的。雪雁她至今单身,(这一点其实也令我瞠目结舌)分析一下,这好像并不是因为她的“绝情”,而恰恰是因为她的“多情”,这种“多情”促使她一身一世都在追求她心目中的“真爱”。为此,她曾经跨越干部战士的界限,不顾家里人一致反对的舆论压力,推掉了郭将军开了会以后筛选出来的“拔尖人才”,与一个她的“学生”,来自苏北农村的战士相恋数年。这一段恋情里面就肯定深藏着许多动人的故事。看完这段,我后悔不迭。我当初为什么就这么孱弱呢?与雪雁相比较,当年我在天条的威慑力下竟然“戛然而止”,竟然“临阵脱逃”,想起这些,老马情何以堪。
在南京军区高级步兵学校的那段时光里,发生了她应该算是第三段的恋情(我指的是正式的)。她爱上了一位自卫反击战战场上下来的真正意义上的勇士。这也是她唯一主动示爱的一个男人,当然,当时的情景搞得人家吃惊不小,“前几天见你还不理不睬,架子十足,怎么一会儿功夫就已经爱上了”(按那位勇士说的大体意思加引号)。估计着这一段恋情在雪雁的心灵上刻下过很深的印记。我在猜想,她现在对参加过中越自卫反击战那些勇士们的关注、热情、迷恋乃至有无限博大的情怀是不是与这段恋情有关呢?雪雁唯一指导我去看的曾经的男友照片就是steven。当时吃惊,怎么是个外国名,别是个洋人哦。一看,倒还算是一张中国脸,小伙子(看着小,究竟有多小不清楚)高大魁伟,戴着副眼镜,笑起来像个大男孩,挺可爱的。从那组照片里可以看出这点信息:小伙子不是坏人,没什么刁钻奸诈的感觉;小伙子做事认真,为雪雁拍录像有点奋不顾身;小伙子像是心计不多,城府不深,就性格而言可能配雪雁还算合适。我曾经在雪雁的博文里乱逛的时候看到过她对于与Steven这段情的描述。Steven后来去了美国,两人隔岸相思达17年之久(雪雁的青春时光估计就是在这样长久的真情等待中逝去的)爱得真正是情比金坚。就这样的爱,依我现在的看法,应该算是够幸福的了。有一个细节印象颇深,就是雪雁在这段爱的时光里,特别爱哭。相思的时候哭,寂寞的时候哭,17年以后两人忘情相拥,一气能哭上十多个小时,其级别肯定不输林黛玉。
不能光顾着谈感情,还真得提一下雪雁的佛教绘画艺术,这是“才女”最大的才之所在,也是令我真正为之叹服的地方。我其实也不是真懂艺术,但那种大气、文气和灵动之气真的是扑面而来,想挡都挡不住。怪不得有这么多人喜爱、欣赏。据了解,中外佛教界的泰斗级人物也为此击节称好,予以题词,予以美评。雪雁的一幅千手观音的画作以高达330万元的高价被一位杰出的女性买下收藏。对于实力派好友力图举荐她上最好的扬名平台“鲁豫访谈”和“艺术人生”,都被她一一婉言推辞。从中可以看到,雪雁她经过这么些年的锻造,已经酿就了大气、独立、钟情艺术和决不为名利所累的精神品格。我看到她的,是一份生活的自信和执着,是一份人生的惬意和洒脱。
哦哟,尽顾着说人家了。抬头看看,雪雁的博客点击数已达293200多了,关注人气642,等级18,博客积分3057,不得了啊。再看看自己的点击数1832,还不及人家的一个零头呢。宿命啊!时隔整整三十七年,怎么又对当年的“美丽女兵”开始了新的一轮的“仰视”呢。唉,我大概差不多也就这点出息了吧。

当年的美丽女兵(1)
当年的美丽女兵
当年的美丽女兵(2)

美丽女兵合影

美丽女兵工作

如今的雪雁,能感觉到那种变化吗?

有没有点视觉冲击力?

认出似乎是当年的姜雪雁主要好像是靠这一张照片

雍容的感觉有一点了吗?

这张有点“冬天里的一把火”之类的意思

雪雁的佛教艺术绘画画作

雪雁的佛教艺术绘画画作

雪雁的佛教艺术绘画画作

雪雁的佛教艺术绘画画作

这是老马当年在部队唱歌的照片。

这是老马如今的形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