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中国青铜器博物院(二)

标签:
关山草原旅游秦公镈秦国的发祥地陕西宝鸡 |
分类: 走遍中国 |

宝鸡中国青铜器博物院展馆石刻前言
(2020.10.03摄于宝鸡)
宝鸡是周朝的发祥地,也是秦国的发祥地。
宝鸡中国青铜器博物院第三展厅“帝国之路”展出的文物,展示了秦国的发端,成长和崛起的曲折流转历史脉络。
西周初年,秦人的先祖非子来到汧渭之间为周王室牧马,功绩卓著,周孝王8年(前890)被封食邑,建城于今宝鸡陇县牙科乡磨儿塬。
秦襄公时,迁城于汧邑(公元前776年),位于今宝鸡陇县东南乡郑家沟塬。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王室东迁有功,被正式封为诸侯,汧邑成为秦国第一个都城长达14年。
秦人在陇山山地草原以牧马起步,完成了从游牧向农业的转变,并在千河平原建立诸侯国,走向了关中平原,最终统一了中国。



国家一级文物秦公镈
秦公镈是春秋时期一种击奏乐器,高75.1厘米,镈身高53厘米,舞宽30.4 X 26厘米,重62.5公斤。
1978年1月,宝鸡太公庙村村民取土时,发现一个地窖,地窖里藏有几件青铜器。考古队随后赶到,对这处窖藏进行了考古发掘,秦公镈便在其中。
秦公镈造型雄伟,鼓部齐平,中起四道飞棱,侧旁的两道飞棱,形状是九条蟠曲的飞龙,前后两条则是五条飞龙和一只凤鸟。舞部各有一龙一凤,背对背,向后回首。纽上有环。镈身上下各有一条带状花纹,由变形的蝉纹与窃曲纹组成。
秦公镈是秦武公祭祀祖先的礼器,有铭文135字,铭文中提到了秦襄公、秦文公、秦静公、秦宪公四代世系,着重讲了秦襄公被赏宅受国之事。
秦公镈铭文居于镈的环形带状部位,空间较为宽松,行列随之疏朗,字法亦流美遒宛,铭文较舒展,是学习大篆的上佳作品。
秦公镈对研究秦代先祖的历史极为重要,也有助于了解春秋早期秦地的青铜铸冶技术及音乐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