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津巴布韦遗址:谷地的建筑群和庙宇

标签:
大津巴布韦遗址谷地建筑群津巴布韦旅游庙宇 |
分类: 走遍世界 |

大津巴布韦遗址是位于南部非洲津巴布韦的一处古代非洲巨石建筑群遗址。该建筑群大约始于公元4世纪至5世纪,在此先后建立过一些班图人王国,后经多次扩建和重建,14到15世纪达到鼎盛时期。
津巴布韦维多利亚博物馆陈列着从“大津巴布韦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其中有中东的陶瓷,阿拉伯的玻璃,还有中国明代的4块瓷器碎片,其中两块大的可以辨认出是青瓷大花瓶的底座部分,底圈中央有用青釉绘制的“大明成化年制”6个字。大津巴布韦遗址还保留着曾经的梯田、水渠、水井,在遗址地基上也找到了古代铸造钱币的泥模。
从已经发掘的文物看,大津巴布韦曾经是一处相当繁荣的非洲文明,农业、冶炼、对外贸易都相当发达,曾经与中国、阿拉伯、波斯等许多文明体有过经济、文化交往。
大津巴布韦遗址有三个部分,分别是山丘建筑群、卫城和山谷建筑群。
大津巴布韦建筑都是石块垒砌而成,所有的建筑均未使用黏土和石灰,建筑技艺超乎想象。这些巨石建筑屋顶已不复存在,坚固的石墙、石门依然矗立。特别是山谷建筑群一处卵圆形疑为庙宇的建筑,有9米高244米长的围墙,围墙高大,房间规整,庭院宽阔,围墙内那些高大的实心锥形石柱,全用石块堆积砌成,建筑工艺水平很高。
徜徉在大津巴布韦谷地这些遗址群、特别是庙宇遗址的残垣断壁间,人们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当年这里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繁荣景象。
可惜这一切不知到哪儿去了!










